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动态信息

 

新闻文风改革暨“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上半场发言实录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05 12:11:27 来源:本网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在大会发言。

  8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中国新闻社联合举办的“新闻文风改革暨‘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40余位传媒精英、高校专家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就新形势下如何改进新闻文风,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汕头大学长江与新闻传播学院代院长范东升、《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学习时报》社长肖勤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姜飞、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在大会上半场进行了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实录: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研讨“中新风格”不是怀旧,而是为了向前看

  
为了这个会我翻了一下二十多年前我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文中我引用了好多段 “中新风格”、“中新体”的范例。

  今天传播的格局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0个字的微博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传播的方式,中国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这“体”那“体”的,层出不穷,甚至演个电视剧都有个“甄嬛体”。我很怀念当时的“中新体”,我非常简短但非常明确的体会和结论就是,“中新体”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特别是新闻改革的历程中,尤其在改文风方面是一个先行者。“中新体”开创了中国新闻报道的崭新时代,对这个时代的贡献我觉得是独特的和巨大的。我给大家念半段我当年引用过的“中新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北京今年的第一场冬雪加上蒙蒙细雨从今天清晨开始飘洒在城郊各地,周日街头失去了往日惯有的喧闹,年轻的母亲们小心翼翼地领着孩子们走在街道两侧,唯恐他们滑倒。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儿童嘴里叫着‘太冷了’,一溜烟地从室外跑回了家中……”我就念半段,时间关系,不多念。

  今天中国新闻界报道天气肯定不这么报道,因为那会儿没有全球变暖,也没有“到北京去看海”这一说法。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年中新社的记者和编辑们正是用这种人性化的、散文化的,按穆青老前辈说的视觉新闻、散文化的写作方式让大家眼前一亮。今天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各种“体”,各领风骚没几天的阶段。我自己不玩微博,但微博的写法确实给我们很多创新的启发,既有新知又有新悟。

  比如说张泉灵的一条微博:“七年没犯胃病了,昨天疼了一夜,遵医嘱,吃了药、喝了粥,病好了62%”,既有新闻,又有批评,还有什么“赵本山体”、“高晓崧体”……我觉得这对中国新闻界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但无论如何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历程中,我们对“中新体”仍然怀有敬意。我们今天在这里研讨“中新风格”,我认为更多的不是怀旧,不是为了向后看,而是为了向前看。现在140个字的各种“体”确实给我们考察当年的“中新体”、“新华体”等等提供了非常现实和现成的、手里就有的、摁几个键就能看到的新的参照系。

  总的来说,尤其是在中国新闻界这一两年 “走转改”过程中,大家好像更多关注的是“走”,而对改文风我认为稍微薄弱一些,而且真正改文风产生出来的一些优秀的东西,大家更多涉及到的是它的内容,而对于这种形式的创新,我们将永远怀念和铭记“中新体”、“中新风格”。

  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中国媒体如何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赢得主动

  
最近一段时间,“走转改”的研讨会非常多,昨天还参加了中宣部的研讨会,大多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来研究“走转改”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像今天这样的研讨会,咱们研究文风问题,特别是以中新风格作为研究基调,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这个研讨会又恰逢中新社60年社庆即将到来,中新社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它的发展成就可喜可贺。经过60年的发展,中新社不仅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架起了一座同中国联系和沟通的桥梁,而且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阵地,为扩大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新闻传播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今天想就怎么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影响力和增强竞争力的问题做个发言。

  所谓国际话语权主要指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就国内外重大事件表达观点、阐释意见、陈述主张的权利,它是一个国家信息传播力、文化影响力、舆论引导力、政治参与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拥有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拥有了国际话语权会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赢得国际社会的了解、认同和支持,对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参加国际话语权的竞争,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是我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对外传播媒体和国际传播媒体责无旁贷的使命和任务。当前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话语权竞争,对我国新闻媒体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央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给予空前的重视,这就为我国新闻媒体争夺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和有效的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当下国际舆论的主导权仍掌握在少数西方媒体手中,“西强我弱”仍然是国际传播格局的基本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1、新闻媒体的分布依然不均衡,绝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媒体依然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控,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媒体较少,特别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更少。

  2、新闻信息流通依然不均衡,国际领域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一头沉的状况。据统计,全世界70%的消息来源来源于仅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

  3、新闻传播的内容依然不客观,绝大多数国际新闻内容依然按照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设计的议程来筛选、编制和播发,对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很不客观、不公正,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歪曲事实,误导国际舆论,伤害发展中国家民众感情的新闻信息传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与世界传媒强国的差距仍然很大,其信息传播力和辐射力依然不强,话语控制力和影响力严重不足,在国际舞台上声音仍然较微弱,国际形象被国外媒体歪曲的现象依然存在。

  面对这一形势,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争夺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要想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取得效果,就需要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开拓新的对外传播局面,取得对外传播的新进展。为此:

  首先,要重视突发事件报道。争夺国际话语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以我国媒体目前的实力,全面跟进,四面出击不太现实,因此选准突破口十分重要。突发事件报道既有利于增强我国新闻媒体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突发事件报道一向是国际主流媒体争夺的重点,也是西方媒体误解甚至歪曲中国形象最严重的领域,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我国新闻媒体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突破口。要做好国际突发事件报道,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时效,赢得首发,以先声夺人,抢占信息和舆论传播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还需注意对事件做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充分,不存盲点和疑点,要让受众真正了解实情,明白真相。近年来,中新社在处理突发事件报道中反映敏捷迅速,报道及时充分,受到社会的好评。例如在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中,中新社创造了中国媒体第一篇对外图片报道,第一篇对外中文报道等“多个第一”,对事件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首发稿件被境外媒体广泛采用,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要强化受众意识。所谓受众意识,就是在报道新闻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兴趣需要、接受心理和收受习惯,充分满足受众的新闻与信息需求,强化受众意识在对外传播中至关重要。如果不考虑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兴趣需要,不回应海外受众的关切和疑虑,对外报道就成了自说自话,无法为海外受众所接受,这样争夺话语权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新闻媒体在对外报道中要准确把握海外受众的心理需求,善于把我们报道的和海外受众想要了解的紧密结合起来。凡是海外受众感兴趣而于我有利的议题都需高度关注并积极报道,同时要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开掘,要尽可能满足海外受众的需求,真正使我们对外传播让海外受众感觉有趣、有益、有用,愿意看、能理解、可接受。

  再次,要重视改进文风。以往我国一些新闻媒体的对外传播往往多说教内容,宣传腔重,其主要表现程式化的内容多,人情味的东西少;抽象的表述多,具体的细节少;空洞的言论多,生动的事例少;枯燥的数字多,鲜活的事物少。中新社在文风建设方面几十年来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作为一家主要面向海华侨华人和关注中国的国外朋友的通讯社,其报道十分注重语言清新活泼,不拘一格,文章形式多样,短小精悍,而且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正如刚才何主任讲话当中总结的“官话民说,硬话软说”,确实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回顾我国对外传播所走过的路程,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要看到不足和依然存在的问题,例如报道内容还不够全面客观,报道视角还是多以“我”为中心,报道语言还不够生动活泼。我国新闻媒体要取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要在国际新闻信息舆论传播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想赢得竞争优势,而且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祝愿中新社越办越好,影响越来越大,知名度和信誉度越来越高,成为我国对外传播领域的排头兵。谢谢大家!

  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中国新闻社的精神和风格一以贯之

  
首先祝贺中新社成立60周年,在这样的时候来探讨新闻文风改革和“中新风格”的话题,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新闻文风改革本身也是“走转改”的组成部分。

  新闻文风作为独立概念被提出和应用是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演讲,反对“文八股”被认为是有关文风问题的重要呈现。1942年8月4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报纸和新闻文风的社论,认为建立新的文风是整风中的一件大事,是报纸和有关一切工作者应当倡导的事情,新的文风要有新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要打破固有的写作格式,才能让群众喜闻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延安整风中确立的有关文风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和践行。

  中新社是1952年正式发稿的,它主要是对外发稿,报道中国新闻。这样独特的历史和独特的定位决定了它在新闻文风上的特色。中新社成立以后,长期直接主管其工作的廖承志同志多次对采编人员提出要求,要求他们“根据对象讲话,和颜悦色地开展宣传工作,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写文章口气生硬不好,这样只会把读者吓跑”。他强调,“从事对外宣传要内外有别,不要照搬照抄国内的一套”。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金仲华在廖承志这些讲话的基础上更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新闻社稿件应该“短些”、“宽些”的要求,这对中新社新闻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中新社新闻报道它最突出的特色在于:

  一、报道在写作方面注重与海外读者的接近性,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报道。比如沿海的侨乡新闻,国内各个领域的重大新闻,在播发这些新闻的同时会充分考虑到海外华侨华人的接受习惯和情感诉求。

  二、充分调动各种新闻手段,尽可能地生动活泼,使海外读者喜闻乐见。昨天,中国新闻网刊发了刘北宪社长为中国新闻社作品集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里,他把中新社的报道特色提炼为“真实、客观、快速、平实、活泼”十个字,并把它们概称为“中新风格”,同时把“中新风格”和“中新精神”相提并论,并且阐述了其中深层关联,对此我充分同意。风格是精神的外延,是精神的集中体现,“中新风格”以独特的新闻表现手法,充分诠释了中新社坚持中国立场,坚守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形象,弘扬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精神。

  60年来,国际舆论环境和海外媒体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新闻社的采编人员也换了几代人,但中国新闻社的精神和风格却一以贯之的传承下来,并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目前,在对外传播方面,中国依然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新闻传播和舆论建构能力与国家快速发展还不相称,这使我们经常处于被动境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变被动为主动,是当今中国媒体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我们希望并乐见中新社以建社60周年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在打破西方媒体的信息和舆论垄断、争取话语权、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谱写新的篇章。

  4、汕头大学长江与新闻传播学院代院长范东升:与时俱进为“中新风格”注入新内容

  
首先借此机会热烈祝贺中新社60岁生日,也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研讨会。90年代初,我来到中新社,这不仅是因为我知道中新社的前身是我父亲参与创办的国新社,而且是为了实现自己从事实际新闻工作的宿愿。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庆幸当年自己有机会到中新社做记者,是中新社教会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我为自己当年曾经与中新社各位杰出的新闻人共事为荣。

  在中新社里我需要从头学习很多东西,甚至要学习手写繁体字,尤其是需要学习中新社的写作和报道风格。什么是“中新风格”呢?大家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作为多年的中新社记者,我的体会是“中新风格”的形成与其特殊的报道和服务对象有关,这个服务对象就是海外媒体与海外华侨华人读者。一个中新社的记者需要牢牢记住这一点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才能有较高的采用率。

  就我个人的理解,从更深层次来说,中新社的宝贵和“中新风格”的宝贵之处在于支撑它的新闻理念,这种理念是对国新社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与国际新闻界普遍认同的新闻专业价值观一致。这种理念是以读者需求为目的,以推动社会信息沟通和发展进步为己任,并且具有国际视野。

  当前世界传媒业的历史正在打开新的一页,新闻界也正在面对全球性的严峻挑战,对于传统的主流媒体而言,巨大的危险在于原有主流地位的丧失和媒体信誉的下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新闻媒体都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职能,而信誉则是媒体自身生存的根本依据和最宝贵的资源。美国教授梅耶在《消失中的报纸》一书中预言,到了2043年第一季度末,美国的报纸将不再有读者。他的推论就是根据报纸信誉不断下降的相关数据推算出来的。最近美国对13家新闻机构信誉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媒体的可信度从71%下降到56%,甚至于像《纽约时报》这样的美国报业旗舰,其可信度也从62%下降到49%。可见媒体信誉下跌是一个世界性现象。

  除了体制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媒体信誉下降的重要原因在于随着数字化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生态以及读者使用媒体的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具有完全不同的口味、需求和消费方式的新一代媒体消费群体正在形成,并且开始成为媒体市场的主体,而主流媒体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和独家性也正在明显的消减,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实现体制上和技术上的转型,探索新的可持续经营模式,已成为当前传媒界的重大课题。

  我认为,作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佼佼者,中新社也需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为“中新风格”注入新的内容,不断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报道方式和运作方式。我相信有中新社创办以来的优秀传统,有60年的巨大丰富经验,有一支杰出的新闻队伍,中新社一定能够应对时代挑战,赢得更多的读者,在新的历史阶段再创新的辉煌。

  5、《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国家利益不能只由一种声音传播

  
各位同行早上好!祝贺中国新闻社60岁了。我简单说我和中国新闻社渊源很深,30年前我们在做夜班的时候,经常喜欢用中新社的稿子,我们喜欢“中新风格”。

  对于“中新风格”,我更愿意把其理解为中新社的新闻价值观,这一点是值得我学习的。当传播一种新闻的时候,我们可以传播的是同一种国家利益,但是我们不需要传播同一种声音。因为同一个国家的利益并不只能由一种声音来传播。所以,我想“中新风格”和中新新闻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大学和新闻研究机构的理论课题。

  6、《学习时报》社长肖勤福:文风反映了新闻从业者对读者的态度和立场

  
所谓文风,本质上它反映的是我们新闻从业者对待读者的态度和立场,是否尊重他们?是否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否理解他们的思维和他们习惯的语言和表述方式,也就是刚才郑保卫老师讲的受众意识,这点非常重要,即是否以读者为本。

  其次,文风反映了新闻从业者对自己从事职业的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取向,是否敬业?是否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是否扎扎实实一丝不苟?也就是刚才何亚非主任讲到的“中新风格”里面的精神层面和理念层面的内容,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文风是一种表述形式,我们现在的新八股,近乎格式化的写作是需要打破的,但是最需要纠正的还是立场、态度和价值取向。

  今天研讨“中新风格”,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当下的新闻从业者继续实践的。

  第一,敬业精神,一代代的中新人,尤其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新人对新闻事业都十分执著。当时条件根本不如今天,但是对一篇报道、一段话,甚至一词一句,那样一种负责任、执著的精神是做好新闻报道的根本,也是“中新风格”的根本。

  第二,我们在推动学者型的记者,研究专家型的编辑培养方面还是要下大力气。只有有了深厚的学养,才能够以非常平实朴素的语言,所谓无华语言最出彩。

  第三,了解实际。火热的时代,火热的生活,鲜活的经验,都需要我们新闻从业者去了解、去理解。这次“走转改”,我想首先是“走”,走出自我,走出封闭的办公室,走向我们新闻的源泉。这尤其对于年轻的新闻从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理解我们的读者。这一点不是指一般的读者需求调查,而是真正了解你这个已经被定位了的刊物特定读者群的状况。应当说我们的新闻,除了知识界的读者,大量的、最基本的还是平民、老百姓读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理解他们的思维,理解他们的语言风格,理解他们看新闻时那种需求和要求,对于我们做好新闻工作非常重要。

  因此,今天讨论研究“中新风格”,实际上是昭示我们要在若干方面有新的努力,有新的作为。谢谢大家!

  7、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姜飞:“中新风格”体现出一种“蓝牙传播”和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

  
中新社各位前辈以及刚才几位教授的发言,让我有一些深刻的感受,加深了我对中新社的认识。

  第一,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说,我想用“蓝牙战略”来概括中新社在中国国际传播布局中的角色和传播风格。手机有辐射,为什么我们打手机一定要把手机贴在耳朵上?有了“蓝牙”,我们就可以不这样做。戴着“蓝牙”耳机,减少辐射,而且我们还可以把两只手腾出来做其他的事情。早年廖承志提出对海外华人的报道应该与对国内的报道有所区别,要针对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品味调整编辑方针。多年来中新社以它的民间姿态和风格有效地传播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并且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我认为,中新社实际上就像在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这样的官方媒体的旁边,发挥了一种“蓝牙传播”的作用——是中央声音和受众需求之间的“蓝牙”,设计更巧妙,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和喜好,方便,实践着民间渠道、特色文化传播的战略。

  第二,中新社的风格体现了跨文化传播的实质性内涵。我们一般混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国际传播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边界之后,还有一个跨越文化边界的问题,而人是文化的凝结体,国际传播效果体现在我们的媒体走出去的规模,更体现在对海外目标受众的实际影响上。我们知道,海外华文媒体已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中新社作为全球华人的新闻信息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有重大影响力的新闻文化集团,发挥着“织女”的作用,将中国文化借助海外华文媒体平台,运用大家认同的文明元素,有效地编织进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中新风格”体现出不仅能够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边界,还能跨越文化,直击人心,起到了国际传播中的变压器效果,让中国的声音能够有效地进入他国的舆论环境。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中新风格”如果能和新媒体所体现出的话语权相结合,能够更加发挥中新社的特点。

  60年一甲子。当前国际传播形势要求除了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官方媒体要认真研读“走转改”的思想,改变他们传统的文风,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宣传和传播中国,还需要像“中新社”这样,以民间新闻社的身份,运用极具特色的“中新风格”的话语方式实现对国外受众的有效触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可能更需要深入研究“中新社”的风格,发扬光大这种风格,尽快地实现从国际传播思路向跨文化传播思路的转型,以便更好地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在这一点上,有必要对“中新风格”作深入研究,系统性、理论性地加以归纳和应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

  8、中新社原社长郭招金:“中新风格”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新风格”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中新风格”从字面理解是一个文风的问题,在中国新闻社人理解是中新社的精神,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我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文化血脉在60年中形成的过程。中新社风格形成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它建成开始到文革时期,这是中新社风格初步形成期。大家知道中新社为什么会成立,它的前身是国际新闻社。国际新闻社为什么会成立?它是在延安成立新华社以后,根据周总理当时的决策成立国际新闻社,主要开展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所以它一开始就承担了与新华社不同的报道使命。

  中国新闻社成立早期,廖承志同志对中新社的报道有一系列的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在今天听来都是非常新鲜的。中新社当时由三部分组成队伍,一是从延安过来的解放军新闻工作者;二是从海外回来的一大批的报社总编辑,前后一百多人;三是来自国民党统治区的一部分编辑,这样三部分组成的人在建国早期是唯一的。

  然后在廖承志同志的召集下,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外宣传,所以形成了当时的很有特色的中新社的风格,但是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当时国内的文化界、新闻界很少了解。

  第二个时期,我认为在八十年代中期中新社风格初步形成或者是基本形成。当时的背景是中国新闻社在新华社里面工作。1978年恢复建制,中国新闻社的队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很多老中新社的人归队、第二部分是从新华社调了一批骨干来中新社、第三部分是来了一批新的大学生。

  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中新社特色,已经引起了国内新闻界和学术界、包括大学生的关注。我就碰到过几个大学生,他在大学里面看到中新社的稿子,就想到怎么会有这样的单位,所以一直想调到中新社来,有这样的人。

  到了新世纪以后,中新社又有很大的发展,“中新风格”这个词出现在国务院侨办的文件当中,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文件当中,也出现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文件当中,这是在当时出现的,这时中新社的风格受到广泛的关注。

  下面我再简单讲两句话,今天我们的传播格局,我们的媒体业态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国际国内是两个舆论场,我们国内也有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我们主流媒体形成舆论场和新媒体形成的舆论场。几个舆论场之间有交汇、有融合,更多是碰撞。新闻媒体所面临的舆论场和媒体业态,从未像今天这么精彩,也从未像今天如此的复杂。在这种新的媒体的业态下,中新社怎样发扬“中新风格”,怎样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我想说两句,中新社60年有年头,中新社队伍很年轻,他们非常有创造力,所以我们对中新社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