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动态信息

 

周庆安在第四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上主讲——身份与信任: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

作者: 景嘉伊 发布时间:2022-12-30 16:11:00 来源:
  2022年12月27日上午,第四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在线上举行。本期论坛以“身份与信任:数字时代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为题,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教授主持了论坛。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在职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以及来自全国兄弟院校的近三百位研究者、青年学子汇聚云端参加论坛。
 
  第四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
 
  周庆安首先对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邀请表示感谢。他提出,东西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曾面临过不同程度的“软实力”焦虑,引发过关于“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的激烈讨论。数字时代的中国更需要因时因地构建新的底层理论体系,在知识结构和话语能力上联动,有效帮助做好国际传播工作。他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对影响当前国际传播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到理论自主创新的可能。
 
  周庆安先从全局出发,提纲挈领地梳理了国际传播基本元素和研究视角的变与不变。他结合个人观察提出,国际传播在长期发展阶段中保持了基本要素的相对稳定,仍以关注个体角色和权力的“人”,关注资本和社会关系建构的“阶层”,关注“技术”带动的社会结构变化,关注“国家”行为体建构和变迁,以及关注不同世界秩序下的“全球”传播活动为主要构成。但在学科演化过程中,国际传播的研究结构不断更新,逐步从政治学的双边关系研究过渡到社会学的多边结构研究,从二元对立的信息互动发展成信息网络的多元互动,从单一行为体升级为多元行为体,从战后现代秩序研究拓展到全球化的信息空间研究。在变与不变的联结互动中,影响国际传播效能的元素不断增多,这其中,现代性带来的脱域机制使身份认同和社会信任成为备受瞩目的议题。当前的国际传播是基于象征机制构建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传播活动,相应地,其困境也来自身份重建和信任重构的挑战。基于此,周庆安引出了此次论坛讨论的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围绕国际传播中的身份变化展开。传统身份认同形成于文化身份、国家身份和政治身份三者之中,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格局环境的被动形塑过程。而数字技术创造了一个异于传统民族国家的新型全球空间,其快速迭代、平台化和异质化特性,改变了空间政治经济结构,使全球数字空间缺乏共同想象的能力,在历史、缘起和情感上无法形成传统身份连接,由此催生出了新的身份认同模式。数字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是对技术资源与新型文本的占有,体现在技术认同、传统身份认同和新政治身份的三重逻辑互构中。新政治身份是数字身份认同的核心,作为一种隐藏的政治身份,它是价值观、符号、观念和情感唤起的统一体,关注的是数字技术所能赋权和提供的活动空间。
 
  周庆安在第四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主讲
 
  第二个问题围绕如何理解身份认同变化后的社会信任重建展开。数字空间新身份认同的特征是用连接定义人,用风险定义社会,用规范定义国家。全球数字身份表达引发了从身份的革命到身份认同的革命,推动着从权力建构到自我建构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赋权成为外在驱动力,“否定想象的共同体”变为内在驱动力,不同代际、阶层间的构建成本降低,但认同成本显著增加,符号、仪式和情感在数字集体意识上的作用更趋向互动性质。众多新现象的涌现使原有的社会信任理论失去解释效力,特别是在国际传播理论,亟需寻找到另外一条弥合不同群体、民族和国家间信任鸿沟的理论路径。
 
  第三个问题围绕中国身份及其国际表达展开。数字身份和国家角色间的相互作用,推动形成了糅杂的国际传播身份,并在以下方面与传统国际传播身份形成区别:自我表达、自我赋权和自我连接强化,权力表达高度积极,叙事方式的差异性与文明型国家的差异性存在较大不同,观念极化、小群体化和受众分化显著,“身份漂移”情况经常存在。面对复杂现实,周庆安提出从以下四个维度及时重构中国国际传播的叙事结构:其一,要将全球规范(norm)作为叙事核心。国家主体在社会化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关于行为合适与否、“善恶”与否的认知,即“国际规范”。宏观规范因更具有道德价值取向而易被争论,微观规范指涉标准化的措施与管理方法,被争论可能性较弱。数字空间规范作为二者的结合体,仍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留有诸多空白,急需研究者关注。其二,要重新定义国际传播中的网络(net)。网络化叙事中出现了去权威化现象,使得叙事开始关注基本叙事要素的拥有者,而非政治要素的拥有者。其三,受众知识体系和情感体系变化带来的认知革命(emotion)。视觉传播改变了当前公众信息表达和接收习惯,短视频、信息图、数字迷因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受众知识体系。同时,外部事件或生理刺激能够唤起公众情绪,短暂的个体情绪通过“共鸣”等形式有转化为社会性情感的可能。其四,全球风险感与风险叙事(risk)。数字传播环境进一步扩大了风险感知,甚至带来了风险感知的盲目化,成为了政策、利益和话语构建的重要元素。将全球风险社会而非伟大社会作为治理共识,可成为进一步增进社会信任的路径选择。
 
  胡正荣对主旨演讲内容进行回应
 
  主旨演讲结束后,胡正荣再次对周庆安莅临“国所论坛”表示感谢,对线上近三百位参与者表示欢迎,希望大家能继续在新闻所搭建的学术平台上分享观点、碰撞观念,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他在回应中表示,国际传播已成为当下中国学界极其热门的讨论话题,也是理论建构难度较高的新兴学科。中国曾在很长时间内套用西方理论这个“舶来品”解释中国创新实践,由此引发了阐释力不足、影响力不够等问题。今日论坛中,周庆安能结合自身学术研究、媒体实践和决策参与的经历,在中国实践和全球视野的双重维度中展开扎实讨论,并尝试进行一些理论上的突破和拓展,实属珍贵。其中关于身份认同和社会信任,以及规范、网络、情绪和风险的论述,对于当前学界极具启发意义,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坐标系。今后希望更多学者能加入到相关议题的生发性研究中,不断夯实壮大中国国际传播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队伍。
 
  线上近三百位听众一同参加
 
  时值世界大变局与世纪大疫情交织,世界和人类都走到了全新的历史交汇点,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也不断影响着传播生态,冲击着传播格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就创设并成长于该时代背景下,重点围绕中国新闻传播界有何作为、如何作为的问题进行深度对话。该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月举办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