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成果
新闻所2006年主要科研成果介绍

发布时间:2011-01-18 来源:综合办公室

《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尹韵公(研究员)

  论文,8千字

  《新闻战线》 2006第10期

  该文指出,江泽民新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新闻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新闻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新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江泽民新闻思想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做好新闻工作的创造性思考,尤其是关于舆论导向的论述,全面、系统、丰富,充满了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了江泽民新闻思想的精华所在。以舆论导向为轴心框架而展开全方位延伸论述的江泽民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的新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中国化又有了新发展,显示出我们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成熟性把握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认真学习江泽民新闻思想,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凝聚人心,统一力量,从而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舆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非典时期新闻传播的再反思》

  尹韵公(研究员)

  论文,8千字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第4期

  非典以后,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媒体集体失语”,并且根子在于政府控制信息,压制不报等等。作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商榷: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23条,疫情未经卫生部门允许,媒体是绝对不可以报道的;报了,则是违法的。因此,从疫情报道的法律程序看,卫生部门应当是责任的第一个环节。所谓媒体失语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第一个环节的卫生部门出现了“故障”;2、由于SARS的复杂病因引发医学专家的意见争执,故而迟迟不能获得统一认识,是造成当时媒体处于无奈等待境地,无法履行依法报道职责即所谓的“集体失语与缺位”的真正原因;3、非典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需要反思,但更需要科学地反思:(1)、正确对待新疫情;(2)、既要依法报道疫情公布,又要避免等待期间的媒体无法作为;(3)、正确认识SARS病原体确认过程中的失误;(4)、继续完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机制;(5)、新闻传播学者要以严谨、认真、务实的态度来研究重大突发事件。

  《2005年中国报业之关键词》

  唐绪军(研究员)

  论文, 8千字

  《中国报业》 2005年12月第12期

  该文密切跟踪我国报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对我国报业改革发展的最新进展作了条理化的归纳与总结,记录了我国报业这一年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作者通过对“改制”、“改版”、“整顿”、“联盟”、“发行核查”、“手机报纸”、“调整”、“规范”、“规定”和“拐点”等10个关键词加以解读和论述,认为改制虽然还处于试点阶段,但毕竟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呼唤了多年的发行核查正在着手落实;持续了多年的发行恶性竞争也由政府出面、各级协会牵头予以制止;各家报纸为发展的需要,加大了对自身的调整,同时,也出现了联合发展的势头;违法、虚假广告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手机报纸的前后出现,说明报业对新生事物具有主动接纳的心态;报业广告经营额的下滑为报人们思考报业的今天和明天提供了一个契机。

  该文发表后被多家网站转载,如人民网、新浪网、传媒学术网、媒介消费网等,后收入《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崔保国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中国新闻年鉴(2006)》(中国新闻年鉴社2006年10月出版)。

  《博雅宋“撞击”报刊印刷字体》

  宋小卫(研究员)

  论文,4千字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年1月10日第3版

  该文从维护读者利益的角度,对国内报刊的“小字化”趋向提出了批评。该文作者对支持“小字化”的若干观点,如:“报社压缩了正文的字号,可以在不扩版的情况下增加发稿量,因而是符合读者利益的”;“读者对自身利益具有最好的判断。不论报纸的正文字号缩小到什么程度,只要报纸的发行量没下降,就说明广大读者对此是认可的” 等错误认识,逐一进行了解析和辩驳。该文首次检讨了国内在报刊字号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并对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对策:1、由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国内新闻出版界、眼科医学界、字体和平面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国内报刊字体、字号“无障碍阅读”的使用标准,进行科学的调研与测定,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行业标准或规范;2、在每年的报刊编校质量评比项目中,增加一项“字号的适读性”指标,以此鼓励和督促出版者在物化精神产品的时候,多一些贴近读者的“爱眼意识”。

  《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

  时统宇(研究员)

  论文,15千字

  《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该文认为,就最本质的意义而言,收视率是一种电视节目制作者用以向广告主介绍观众情况以便投放广告的商品,电视工业最本质的运作机制,是电视节目商品化最明显的表征。收视率导向背后所隐藏的是电视节目乃至这个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商品化是收视率的“基本内核”,而收视率导向的文化意图则源于收视率只是连接电视节目生产与受众消费的一个途径而已,因此,收视率只能从属于电视节目的生产,从受众消费需要之中衍生只是收视率带给人们的错觉。所以,商业逻辑置入文化领域,收视率掌控传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同商品等同,公民同消费者混一,消费能力代替文化品位,受众的文化选择遭到了极大的限制。

  该文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从学理的角度对收视率导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批判,引起较大反响。有论者在《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针对该文的观点进行了指名道姓的学术争鸣。

  《关系传播理论的逻辑解释��兼论人际交流研究的主要对象问题》

  王怡红(副研究员)

  论文,8千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年第1期

  该文认为,关系传播理论的主要功能在于,开创并发展了人际关系中的传 播研究,奠定了关系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向,确定了人际交流研究的主要对象。关系传播理论的主要指向是,交流者不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问题,需要的是创建一个新的思想假定,即接受差异,以差异为依据去认识关系中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永恒张力。对于理解人类传播的现实,关系传播理论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际交流中差异的张力与需要对话达成相互理解的交流现象。该文所探讨的是关系传播研究中的三个主要理论,如互动理论、辩证理论和对话理论对发生在交往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信赖、差异、冲突、对立的主要观点。作者认为,系统的范式是这些关系理论进行观察和推理的框架和依据。从关系传播理论的描述来看,人际关系中的传播或交往始终存在着对立的紧张关系。该文首次对关系传播的重要理论做系统的理解与分析,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理解与处理人际冲突具有积极意义。

  《跨越数字鸿沟:美国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

  杨瑞明( 副研究员 )

  论文,7千字

  《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论文集 新华出版社 2006 年12月

  该文为作者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考察学习的研究成果之一。通过考察美国社会在跨越“数字鸿沟”过程中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的协调与冲突问题,以及缩小“数字鸿沟”的动因与策略,作者总结了美国社会跨越数字鸿沟战略对策与经验,对新技术是否带来了新的社会不平等抑或民主的危机、公共政策与措施应该如何解决新技术发展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等美国学术界热点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探究了美国社会应用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机制及其效用并揭示了美国社会信息传播技术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相互作用。作者认同并强调的是:传播的公共政策的目标不仅仅在于缩小数字鸿沟本身,而是要促进社会平等与社会包容(Social Inclusion)的发展,即通过信息技术与社区、社会机制、社会文化等的整合而实现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论文系近年来我国传播研究领域较少涉足的有关公共政策的突破性研究之一,对于我国的传播政策的研究与制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

  《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到文化协商》

  姜飞(副研究员)

  论文,2.5千字

  《南方周末》 2006年9月14日第 D31 版

  该文提出,百多年来,中国的跨文化意识,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协商”,尚在转型之中,任重而道远。摆脱了文化自卑情结的中国,需要把“文化自觉”意识灌注到下一步行动当中。“跨文化”交往中,并非只有“被人跨”或“跨别人”这两个选择。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先是“文明的冲突”,而后“在冲突中对话”,进一步“在对话中协商”,最乐观的前景当然是“在协商中共进”。龙代表着中华先人对力量的理解和梦想。以龙为核心词构筑了阐释中国、阐释中国文化的一整套话语。

  文章9月14日发表后,《乌鲁木齐晚报》在9月21日以“不能自己砸自己的脚”予以部分转载。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在9月17日署名朱蓬蓬的文章“关于文化品位和文化品味”中作为支撑观点引用。文章被“新语丝文库”收录。网易论坛以“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结局令人忧”为题全文转载并有多条网友评论。该文在“cctv.com”中青论坛,新浪杂志,新闻写作网,文化动态网,布达佩斯俱乐部论坛,百度汉服吧引发热议。

  《网络谣言的盛行与防范》

  孟威(副研究员)

  论文,3千字

  《网络传播》 2006年第10期

  该文以当时风行于网络并轰动全国的“高州事件”为分析个案,联系近年来盛行于网络的谣言现象,通过回溯事件经过,对比分析谣言和真相,探讨了网络谣言的新特点、形成与危害。该文结合我国网络发展管理实践,针对其现实、社会心理、传播途径等内外原因,从管理机制、媒介把关、法制建设、道德规范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和防范网络谣言的若干建议。

  人民网强国论坛针对该文作了专题嘉宾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了专题采访,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和播发,论文观点被多方引用。

  《奇幻与世俗交织的新民间故事:韩剧的形态学分析》

  
作者:殷乐(副研究员)

  论文,9千字

  《现代传播》 2006年第6期

  该文从韩国3大地面电视台近10年播出的电视剧中选取数十部剧集,通过对7个要素和2条主要叙事链的详细论述,对韩剧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这些文本的形态结构的规律有所总结,对如何推进媒介社会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新观点,为此类节目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在电视节目分析中运用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如民俗学、童话学等,首次将普罗普形态学引入对电视剧形态的分析,首次在电视节目研究中提出“形态要素”、“叙事链”等概念,并与社会影响结合,为节目分析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偶像剧:身体的视觉消费——〈流星花园〉话语解读》

  
张建珍(助理研究员)

  论文,17千字

  《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该文认为,偶像剧是消费文化生产模式中的突出产品。但是,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不同的观众和话语者面对这一消费性文本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认。该文以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为文本,分析了偶像剧作为一个消费性文本的特征,它本质上是一个以身体消费为特征的爱情神话;同时,围绕《流星花园》热播、禁播所引发的网上讨论,还形成了一个社会性文本,这一文本是主流话语和各种亚文化话语遭遇消费主义话语时原有话语标准模糊而导致的话语冲突。文中指出,社会性文本和电视文本一起,构成了借以阅读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景观或症候。该文采用的个案研究和宏观文化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目前大陆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中是较为独特的。该文获中国传播学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