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成果
我所科研成果简介(2009--2013)

发布时间:2015-06-30

2009

30年中国报业的改革和发展》

唐绪军 研究员

论文,51千字

30年回顾与评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报告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9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方面评述了中国报业30年的发展、成就、经验与问题。我国报业的改革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在进行。党中央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努力构建健康有序的报业市场;报纸工作者解放思想,深入思考报业的现实和未来;报业各单位积极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新进展。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该文对中国报业的发展、改革及成就作出回顾和评述,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报业的重大影响,总结中国报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并指出中国报业发展的前进方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新闻人的权利优遇与克减》

宋小卫 研究员

论文  2.4千字

《法治新闻传播》2009年第1

新闻人的权利问题,是近年来国内新闻理论研究亟待澄清和论证的热点议题。该文认为,我国人大立法迄今未赋予新闻人任何特权,这也是当代社会的法治通例。但国内的新闻职业活动仍可获享某些制度性、组织性的优遇和关照,这些优遇和关照属于行政法层面的“特许权”,或是媒体与采访当事方合意产生的“约定权利”。上述特许或约定权利的获享通常是有条件、附义务的,即新闻人在行使这些权利时须克减其作为公民而享有的某些个人自由和权利。相关课题以往的研究,通常将新闻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割解析和讨论,该文则提出了新闻权利的优遇与克减交相并存,互为条件,意在倡导新闻人应当秉持一种更加审慎、平衡与节制的专业权利观。

《唇枪舌战中凸现电视节目的法治精神》

时统宇 研究员

论文  5千字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年第2

该文指出,对话语权的重视在中国法治进程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日益凸现,于是,一种辩论类的电视节目形态悄然出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与法辩辩辩》以三个短片、嘉宾辩论、观众互动和法官释案为主体,把现场辩论的交锋感、案例故事的命运感和法律辩题的似是而非相互融合并放大,从而形成“群口论辩、智慧交锋”的独特风格。节目形式大胆创新,多元化视角传播法治精神,在普法和娱乐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电视频道专业化探索。该文认为《经济与法辩辩辩》为频道专业化、推动社会,影响舆论、拉升品牌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历程与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传播学》                         

王怡红  杨瑞明 研究报告 20.8千字

《院社会政法学部集刊第2卷》,社科文献出版社

    该文以传播学1978年至2008在中国经历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为主要线索,梳理和总结了传播学作为一门外来学科被引进中国大陆所走过的30年学术历程,并介绍了目前构成中国大陆传播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以及我国传播学在应用的过程中一些前沿性研究课题。该文指出,经过30年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传播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比较重视研究过程中文献资料的使用、学术研究的规范、经验研究和实证方法的使用等,但在传播学基础理论方面,传播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还是我国传播学界发展与突破的目标。同时,传播学研究的跨学科视角不断为我国的传播研究开拓出新领域,并促使一些传播学者跨出传播学圈,在学术活动上开展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西方传播学著述与教材在中国的译介在中国传播研究发展的不同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播学学术组织、研讨会和学术刊物在促进传播学知识生产与研究实践的进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还透视了中国传播学研究在运用传播视角回应现实重大问题、形成传播学术圈以及跨学科的合作与竞争机制等方面,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与变革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所具有的发展潜质。

《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

姜飞 副研究员、黄廓 副教授

论文 12千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12 月第 6

该成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跨国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的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跨文化传播”的英文原点文献的梳理,界定了中文和英文之间概念的差异,探讨了中西方跨文化传播(传通、交际、交流)研究的不同侧面或深度,以及各自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贡献和研究方向的意义。该文是首次对中文研究界一直模糊、混同使用的“跨文化传播”进行的学理界定。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我们把握国外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成果的内涵和外延、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从实践层面上,有助于我们厘清跨文化传播的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从而援引适合的理论来进行阐释和解决跨文化问题。

2010

2009,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唐绪军(研究员)

论文 8千字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7

本论文通过报办网站、报网互动、全媒体战略、数字化平台、新模式探索五个方面,全面梳理总结了2009中国传统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进展。

本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记录了2009年中国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发展进展。通过梳理传统报业在融合新媒体、整合新媒体、实施全媒体战略过程中理念的变革、操作实践的探索,得出了一个基本的判断: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我国传媒业既有的传统格局以及媒体内部的运行结构,而金融危机又大大催化了传媒业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加速度的现实呈现。这有助于传统报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

《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我国发展的反思》

卜卫(研究员)

论文 35千字

《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7

这篇论文回顾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及其实践在我国发展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其建构以及教育方法进行了反思,提出:第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简单的批判性技能,而是要建立人的批判自主权。媒介素养教育过程是对个人解放的过程,应以增加个人(特别是边缘群体)的赋权和增强社会民主结构为目标;第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采用更多的批判性学术资源,包括文化研究、意识形态理论、霸权理论、符号学、传播政治经济学、女权主义媒介研究、失语群体研究、参与式传播学和话语与权力分析等。第三,媒介素养教育应采用参与式方法。最后,作者还论述了在中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研究需要应对的挑战。

《建构我国新闻媒体的公共责任观》

宋小卫(研究员)

论文   5.8千字

《当代传播》 2010年第4

本文提出,从新闻传播理论的角度阐释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传播理念,可考虑将其核心的关切与诉求归纳为“树立和秉持新闻传播的公共责任”。至于新闻媒体公共责任的具体内容,则可考虑从信守职业道德、遵守法纪规约、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政治文明、增益文化建设、关护社会发展、承担国际责任等七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表述。本文依次探讨了上述七个方面的媒体责任内涵与诉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为我国新闻媒体的外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新闻理论界亟须研究和建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新闻工作实际、易于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闻传播理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本文关于中国新闻媒体公共责任观的研讨,对中国新闻传播界妥善处理中外传播理念的抵牾与互适,更好地争取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支撑。

《媒介融合环境下欧美受众研究的范式转换》

殷乐(副研究员)

论文 14千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年第6

20世纪末以来,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技术、媒介产业、文本内容、传播体系等复杂关系引发了媒介、受众研究的范式转换。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在考察当代传播研究的相关文献及相关学术会议的基础上,以身份建构与媒介文化为两条主要脉络,梳理分析近10年来的在欧美传播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媒介及受众研究理论、范式,追踪其理论发展与研究现状,着重关注景观/表演范式、社会实践范式及另类媒介的受众研究范式等,探讨不同研究范式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本土受众研究的思考和建议。本文不仅首次全面梳理阐析了欧美传播学受众研究的最新成果,突破了国内受众研究的滞后格局,更通过对不同媒介及受众研究范式、路径的分析,获取当代媒介环境下受众研究的新思路、新视角,为中国受众研究提供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 中国网络即时通信发展报告 

刘瑞生(副研究员 )

论文 15千字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0 7

网络即时通信是当前中国互联网的基础性应用,亦是一种重要的新传媒形态。本文系统梳理了网络即时通信的发展、特征,探讨了其传播功能与社会作用,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网络即时通信进年来发展甚快、影响极大,但国内尚缺乏相关的系统的传播学研究。本文从新媒体的角度梳理了网络即时通信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即时通信的功能与影响,提出了网络即时通信在传播中存在的五大问题,是当前该领域较系统深入研究网络即时通信的文章。

开放与跨越: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30年历程与意义探寻

杨瑞明  研究报告 30千字

《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7

     这篇研究报告试图在阐释传播学跨学科研究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历程的回溯与描述,探寻30年来跨学科研究对中国传播学的影响和意义,并就寻找推进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与方向,展开反思和探讨。通过跨越学科研究,传播学建构了关于人类传播的知识体系,为人们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传播行为与活动,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与多样的途径。应该说,这篇报告在我国传播学界首次对30年来中国传播学跨学科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反思和总结,对现今我国传播学的跨学科学研究,以及对我国传播学学科发展史与传播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推进和影响。

2011

《消除家庭暴力与媒介倡导:研究、见证与实践》

卜卫(研究员) 张祺  主编

研究报告 530千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0

该书是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网站分项目”参与者的文集,包括11篇研究报告及学术对话、19篇工作札记和6篇实用信息。其中心议题是探索大众媒介、传统媒介以及替代性媒介等在推动消除家庭暴力与政策倡导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针对妇女和儿童的家庭暴力时常发生,但长期以来未能从暴力幸存者的视角来审视我国预防、干预暴力的机制和社会支持中的问题,且大众媒介中的性别暴力再现也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在家庭暴力问题上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家庭暴力是私事”等误区。该书的研究说明:民间妇女组织运用各种媒介可以有效地改变社会认识,提高公众的性别平等的觉悟,支持幸存者以及推动社会上消除家庭暴力。其主要的传播行动主义策略包括参与式媒体培训、媒介批评、新媒体和传统媒介的综合运用、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和传播倡导、男性参与、幸存者和公众的参与式传播、利用传统媒介如戏剧等进行对话、发展替代性媒介等。

《从媒体(media)转向媒介(medium):建构传播研究内生话语系统》

姜飞(副研究员)

论文 8千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年第4

该论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子课题成果。

诞生于美国,基于大众媒体和信息传播规律的传播研究,从一开始引入中国到现在,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传播过程。无论是用本土的理论来对它进行注解,还是拿着这个他山之石来攻我方之玉,乃至想要把它打碎重塑,都是一个跨文化对话的实践过程。因此,本文提出,传播研究的延伸,需要将传播研究“归位”——把大众媒体置放到文明演进和文化变迁的社会话语系统中去研究,首先要深化——以语言学为突破口,深刻认识“话语”的意涵,深化“话语”视角的理解和在传播研究中的运用;其次要转向——深入理解数字技术新媒介(medium)所带来的冲击,将传播研究的视角从作为复数形式的media(媒体)转向单数的medium(媒介),研究信息在媒介言语、媒介语言进而媒介话语中的整合效应,将整合传播的理念从逻辑上予以清晰化。或可由此开始建构传播学的内生话语系统,为传播研究趟出一条道路。该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很大的社会反响。

《论communication的基本含义与理解》

王怡红(研究员)

论文 17千字

《中国传媒报告》 2011年第1

从传播研究诞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深化对“communication”这一语词概念的理解而努力,不断对其含义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与分类,增加对研究communication行为的多种变量,以提高传播研究中的可操作性等。今天,在丰富的传播事物面前,人类必须面对“共享”的基本问题没有变。虽然表面上传播研究与讨论的核心概念并不都是明确指向“共享”问题的,但共享及其关系的含义仍然深深地隐藏在对communication一词的理解中,始终对传播研究发挥着潜在的影响和支配作用。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必经由communication共享交往才能被创造出来。研究显示,“共享”说不仅在过去是西方传播理念的一块重要基石,现在也是各种传播理论研究背后的一个最大思想假说

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出,“共享”的假说越大,产生的问题也会越多。目睹人类社会的传播行为,到处是对这种“共享”理念的滥用。在权力关系面前,在充满个人私欲的话语活动面前,那些占有大众传播工具的人,在交往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霸权地位的人,作为有权势的传播者,都在进一步使“共享”的传播理念表现出其关系的虚假性和脆弱性。比较汉语的构词与意义,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传播及其关系的使用观念。

八卦新闻溯源及影响研究

殷乐(副研究员)

论文 1.4千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年第4

八卦新闻乃至八卦媒体文化的发展是当代媒介环境下的一个重要媒体和社会现象,本文在梳理分析八卦新闻的界定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不同媒介语境中的八卦新闻表现形态及特征,关注通俗新闻学的演变脉络,着重分析社交媒体带来的八卦新闻发展新态势,文章最后在公共空间和政治面向分析了当代八卦新闻的社会影响。

该论文关注媒介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闻媒体及社会热点问题,对八卦新闻乃至八卦媒体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梳理,廓清了此领域研究的一些问题,并在案例分析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代媒介环境下八卦新闻的发展新态势及社会影响,选题具有原创性,分析严谨,研究扎实,视野开阔,具有相当的创新性和理论深度,理论及实践价值较高,论文发表后社会反响良好。

《“中国模式”与“中国价值”的传播:中华文明的现代建构与跨学科阐释》

杨瑞明  论文 10.8千字

《文明》特刊 201111

该论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普世价值的传播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成果之一。论文通过梳理“中国模式”这一术语的来源以及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探讨,考察了“中国模式”这一术语和话语的传播过程及其影响。论文认为, “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在全球的传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研究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视角。论文认为:从文明传播的视角来看,“中国模式”应突破仅仅是现状的表述,而应具有一种价值观上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提出“中国价值”这一概念取代“中国模式”的表述,以求在现代中华文明的传播中,发掘中国现代性所蕴涵的当代中国文明变迁和文明转型的价值模式、内在机制和启迪意义。论文还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价值传播的内涵与多重层面,并对中国价值传播的悖论展开了反思。

论文从一种新的思想维度即文明传播的视角,把“中国模式”的传播,视为中华文明传播的问题,亦即现代性的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互动关系,以及文明价值的独特性和普适性关系问题。这对于发展“中国模式”的内涵以及努力建构中国自己的传播学学派和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价值。 201112月《中国社会科学报》的报道“传播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建构中国文化的话语力量”一文介绍了该论文的思想观点。

《新媒体与美国政治传播走向》

孟威(副研究员)

论文 59千字

《当代世界》 2011年第5

该论文聚焦当前舆论关注的热点,紧密结合中美关系重大现实问题,澄清流行观点的模糊认识,探索中国所面临的新媒介政治挑战和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论文着力探讨了新媒体在当今美国对外传播中的政治地位,美国运用新媒体参与国际政治的过程,新媒体参与公共外交对他国文化安全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在美国关注之下中国所面临的新媒介环境及应对策略。论文提出,新媒体代言美国政策对他国实施公共外交影响显示了新的传播特征和新的传播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美国政府的延伸,提出了对突破美国媒体舆论攻势,传播中国声音的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具有战略研究意义和前瞻价值。论文从新媒体角度研究美国政治传播政策趋向问题,结合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理论,提供了新颖、鲜活的资料数据,翔实丰富、扩展了国内研究视野。

该论文发表后引发了广泛社会反响。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强烈关注,学界引证并引发思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全文转载;人民日报特邀作者撰写发表同主题专家评论;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广泛转载;香港大公网、大中华地区海峡两岸华人重要媒体中国评论新闻网等媒体纷纷转载,很好地引导了舆论,实现了理论研究的社会价值。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研究概述》

 张建珍(副研究员) 彭侃(博士研究生)

论文 6.6千字

《中国电视》 2011年第1

新时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在改革中逐渐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广播电视的广告、节目制作、品牌以至于广播电视网络等都相继转变成产业化经营。在广播电视的产业化改革中,广播电视的产业研究既作为产业化改革的学术总结和理论支持,也作为产业化改革的推动者,成为中国广播电视改革及其批评的重要力量之一。本研究将广播电视产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1978-1987为广播电视产业研究的沉寂酝酿期;21988-1998为广播电视产业研究的破土成长期;31999-2008为广播电视产业研究的全面开花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动力、内容、方向、阶段、方法、规范等做出了广泛的讨论。

回顾不同阶段广播电视产业研究的问题意识、思想资源等,既可以历史地梳理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存在的问题,反思广播电视产业研究对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也可以借鉴历史研究分析当下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更好使理论研究同广播电视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

孙中山的党报思想和舆论宣传工作

向芬(助理研究员)

论文 5千字

《中国报业》 201110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报刊理论家。他热衷创办党报”,宣扬党报思想”,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报纸应是党的喉舌的革命家。孙中山认为党报是正当舆论宣传的工具,是宣传党义的传声筒,是革命活动的联络枢纽,而党报应当成为培训党义宣传人才的学校。该文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历史的先声。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开展党报舆论宣传,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新语境新形势下的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

冷凇(助理研究员)

论文   6千字

《现代传播》 201110月第10版(期)

纪录片兼具艺术美与社会美的特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分析我国纪录片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走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纪录片在传媒文化、艺术文化、审美文化的几个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扛鼎地位,对记录片发展战略的研究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乃至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文为我国纪录片发展提出的建议,对我国影像外宣等各个领域都有借鉴意义,为学术界同仁所认可。

 

2012

《文明传播的哲学视野》

杨瑞明 张丹 季燕京 毛峰    专著 400千字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2 5月第1

该课题成果首次以“传播”为视角展开大跨度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提出了文明传播的范畴,论域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论及文明史和现实的文化问题、文明传播、文明对话及其方法论问题、文明传播对实践真问题的关注、重新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播,亦即中华文明的创立与普世、传承与创新、认同与建构等。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1)文明传播的研究语境问题;(2)传播、文明与文明传播的概念界定问题;(3)传播语境中的文明与文化及其价值观问题;(4)传播形态中的文明与文化及其和谐表征问题;(5)对话与和谐传播问题;(6)文明传播的伦理学悖论:科技文明传播和生态文明传播问题;(7)文明传播的经济学悖论:商业文明的传播问题;(8)文明传播的文化学悖论:文明的失落与崛起及其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

本课题的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创新主要在于:(1)在现实理论方面:是对中国传播学和西方传播学语境缺失的弥补和全面超越;(2)在研究视角方面的突破:力图创建形成一个以文明传播研究为核心的传播学中国学派。

本课题鲜明地以文明进程为大视野和思考框架,拓展了传播学方法论领域;采取历史哲学思想体系,梳理传播哲学的实践方法论,突出文明传播的历史实践内容和现实意义。以文明传播学的思想建构为总目标,使文明传播理论和思想与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要求一致,文明传播的范畴与思想正逢其时,提高了传播学对实践真问题的关注与引导能力。

本课题进行中策划并召开了有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同时,结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管的中国传播学会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年会和学术研讨会、参与主办的“文明论坛”等学术活动展开课题研究。

本课题的第一篇研究报告《关于文明传播的基本认识》刊登在200612月由《文明》杂志社正式出版的中国首届文明论坛特刊上,作为论坛专门的主题学术思想的报告发布。《光明日报》、《新闻与传播研究》对报告作了专门报道。第二篇研究报告《传播学的反思与中国学派的传播哲学》发表于“2007中国传播学高端学术研讨会”,2007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设专版刊登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后为《新华文摘》转摘。第三篇课题研究报告《中华文明传播的原理探索》等内容发表于2008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第二届文明论坛,刊登于20081月由《文明》杂志社正式出版的论坛文集,并有搜狐网等网络专题转载报道。

《新媒体时代我国版权保护制度的优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朱鸿军(副研究员)

专著 162千字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10月第1

该书是作者在自己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本书在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的我国版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版权保护制度的发展思路,指出我国完全能自主设计一套既适合新媒体时代要求、又符合国情的版权保护制度。

如何设计一套既适合新媒体特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版权保护制度,这是当下官方和业界都迫切希望攻克的难题。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研究视角既有利于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丰富现有的版权理论,又有利于以版权制度为分析对象,完善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该书刚刚出版不久,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国家版权局所采纳。

《实践的逻辑》

孙五三(研究员)

论文集 200千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9月第 1

该论文集中有关农村电视的论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有线广播、县乡电视台及其机构和非法卫星天线的发展历史,同时以河北等五省20多个县乡镇调查为基础,将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地方电视台的政策“实践”建立起联系,创新性地审视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当前制度下政策文本和实践之间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性质;有关舆论监督的研究把舆论监督置于政府和媒介的互动过程中观察,通过各级政府和其所控制的媒介的不同行为,分析政府在媒介舆论监督中的利益诉求,解释了媒介舆论监督如何被政府控制和利用。          

这些观点在此后的舆论监督研究论文中被多次讨论。

该论文集中关于媒介与价值观变迁研究对媒介中的价值观性质进行了辨析,提出媒介报道中的价值观并非报道对象的价值观,而是媒介建构的社会价值观;媒介建构“成就价值观”的特征,即媒介对成就的认定隐含着阶级偏见,表现为“较高社会等级是成就的标志之一”,“向高社会等级流动是成就的基础”。这项研究尝试了把握媒介价值观的实证方法,以及前此国内媒介价值观研究从未获得的实证性结论。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

宋小卫(研究员)、唐绪军(研究员)(注:根据院里的要求,该成果发表时署名为我院中特研究中心,于文后加括号注明,执笔:辛闻。)

一般文章 5千字

《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23第2版。

该文章为院交办的“以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名义在三报一刊上发表理论文章”。

文章提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角度阐释当代中国的主流新闻理念,可将其核心的关切与诉求概述为:一、坚持“以人为本”,二、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讲究新闻传播艺术,三、执政党为新闻传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效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公正负有专业性的注意义务与核实责任,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首要的政治责任,六、新闻媒体各职能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该篇文章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其中有关中国执政党和各级国家机关“发展新闻传播事业,满足人民获享新闻传播之需求”的宪法义务和责任的阐释,将法治精神作为中国新闻传播理念的一种核心要素,具有新意。

该篇文章的《光明日报》发表后,被包括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理论网、中国网、新浪网等全文转载。

2013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

唐绪军(研究员)主编

蓝皮书 400千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36

本书梳理了2013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概况与态势,盘点了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客、大数据与云计算、社交媒体、三网融合、宽带中国、移动应用App等热点,全面解析了中国新媒体的传播社会影响,论述了中国新媒体发展中出现的热点与焦点,深刻阐述了新媒体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作用与能量,并对新媒体的发展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展望及具有建设性的发展建议。尤其是针对微博出现的谣言及产生的原因、治理办法提出了独到的建议,受到了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同时,网络反腐的作用、办法及其对策的提出也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网络谣言、网络舆情以及微博用户的构成状况等话题引发了社会及媒体的热烈讨论。

本书认为,新媒体已经深深“植入”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新闻舆论传播等诸多领域,功能不断延展的新媒体与社会的融合在深化,成为“美丽中国”的积极建设力量。

《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2012-2013)》

宋小卫(研究员) 孟威(研究员) 殷乐(研究员) 主编

研究报告集 529千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9

《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2012-2013)》是首部描述中国新闻传播内容生产、供给与获享情况及发展趋势的跨年度报告,该研究报告主要是对2012年至20136月之间中国新闻传播的现状描述、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预判。全书由六部分内容构成:一、制度环境;二、行业基础;三、内容供给;四、表达样态;五、公众获享;六、学理研究。出版该报告,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国内已有各种有关媒介和媒体的蓝皮书,但多是以媒介产业为主轴展开的,还少有聚焦于“新闻传播内容生产与获享”的年度报告,本报告的编撰发行填补了目前国内这一方向出版物的空白。

《围观研究初探》

王怡红(研究员)

论文 20.9千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8

本文以围观行为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围观发生的公共领域、行动动力、意图性、传播行为表现、围观的社会构成及围观作为关系交往活动等6个方面入手,对围观的概念和围观产生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及其社会存在方式展开初步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探讨中国人围观概念的构成与概念的使用方式,尝试建立围观研究的意义框架;探讨围观建构了怎样的公共领域或共享的交流空间;摸索围观作为传播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研究围观发生的传播意图或行动动力;揭示社会构成与文化个性对围观的现实建构的影响;讨论围观是否会发生人际关联或关系交往,其关系呈现的主要形态。

本研究在理论上的主要突破是:首次将中国人围观的文化密码和社会构成分析纳入围观研究的视野中,探究围观作为一种人际关系交往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观念特征。研究推论,决定中国人围观发生和促使围观行为产生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的元动力主要来自中国人的求知方式与视觉资源的共享与使用。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广播与微博的互动》

黄楚新(副研究员)

论文 9千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年第8

文章论述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给广播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广播与微博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是如何实现互动的?以及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采取的策略。论文认为,微博拓展了广播电台的内容生产互动,如拓展了广播信息采编源头,同时,广播提升微博信息权威性。微博与广播整合共享资源信息,在信息的传播、丰富新闻表现形式、拓宽新闻传播渠道、扩大互动群体等方面实现互利。微博帮助广播电台在网络群体中实现品牌形象的打造,从而实现广播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及适应新一代年轻人的喜好。面对社会化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广播和微博的良性互动需要传媒机构的思维转变和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对于传统媒体面临转型时应采取什么办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美国报业全媒体探索与启示——以〈赫芬顿邮报〉和〈日报〉为例》

贾金玺(助理研究员) 马可(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生)

《中国出版》  20135月下期

在美国报业积极探索各种新媒体产品与业务的实践中,《赫芬顿邮报》凭借“颠覆性创造”最终脱颖而出;《日报》则固守传统媒体思维,未能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而最终折戟。本成果便以这两份互联网报纸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对比分析二者在采编理念、内容品质、传播渠道、用户体验、品牌营销、商业模式六方面的差异。本研究认为,只有遵循了新媒体的既有特点与规律,围绕用户需求的满足,从内容、技术、渠道等多方面入手,报业新媒体产品或业务才有望获得成功。该研究分析,对于同样身处新媒体强烈冲击的中国报业而言,具备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微博舆论引导与危机防范研究》

雷霞(助理研究员)

论文 7千字

《现代传播》 201310

本文认为,微博成为影响舆论的重要平台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微民”的崛起以及微博的聚合效应等特征无一不为舆论引导工作增加新的挑战与难度,但在看到挑战与难度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微博平台是一个可利用的高效信息传播与互动的平台,因此,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微博平台来进行舆论引导工作,同时,进行舆论热点预测,从而为危机防范提供参照。本文首次强调和分析了活跃在微博平台上的“微民”的五个特征,并指出,这些特征使“受众”与“分众”概念产生了变化,公民记者随时随地分享与传播任意的信息,“受”与“发”的常规被打破,而且群体中沉默的螺旋也在一定程度的匿名形式下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