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介研究

 

和谐社会环境下广播电视报社会责任分析

作者: 王晓洪 发布时间:2010-09-13 16:22:00 来源:
  摘要:大众传媒是公器,广播电视报的社会责任是一把双刃剑,在维护社会正义与公益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如何谨慎地进行正确报道,如何为区域和谐社会创造舆论环境,广播电视报如何承担传播的社会责任,结合《阿克苏广播电视报》实际提出了用社会整合的方式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从自身入手,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实现自我理性化;引导受众信息零距离共享,让传媒的社会责任重新回归理性与正义;坚持主流的新闻价值观,加强反映人民愿望的监督报道,也成为广播电视报重塑公信力的举措。

  关键词:和谐社会;广播电视报;社会责任;公信力

  Abstract:The mass media is male,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newspaper's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is noticeable in the maintenance social justice and the public welfare aspect's function. How does this article discretely carry on the correct report, how to create th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for the region harmonious society,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newspaper how to undertake the dissemination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unified "Aqsu Broadcast television Newspaper" proposed actually use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the way regarding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s main task service; Obtains from oneself, by the high news sensitivity, realizes the self-rationalization; The guidance is away from numerous information zero sharing, lets the media the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return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justice; Insisting that the mainstream the news values, strengthen reflected the people's desire the surveillance reported that also becomes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newspaper to remould the male letter strength the action.

  Key word:Harmonious society; Broadcast television newspaper;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Male letter strength

  

  创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讲究社会责任是社会公共媒介必须承担的义务。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树立大局意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通过生动而真实的新闻报道,充分展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展示人们的精神风貌,使百姓从中感受到鼓舞,从而增强信心,激发斗志。因此,广播电视报在行使采访、报道、舆论监督时,通过凸现的社会责任、导向责任、舆论责任,强调媒体的道德价值、信息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其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的“公信力”。

  广播电视报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之一,更多的是担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愿望、引导社会生活的责任。同时,为构筑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也是广播电视报义不容辞的职责。也就是说,广播电视报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当前广播电视报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阿克苏广播电视报》作为地市级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其区域范围内只有一张党报、一个电视台、一个广播电台的情况下,为创造和谐的舆论氛围,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尝试:集中表现用守望环境式的人文关怀,提高新闻报道的水平和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宣传政治观点、引导社会舆论、动员人民群众、教化普通百姓的作用。

  1、明确党传达声音的指导思想,用社会整合的方式唱响和谐主旋律

  一个社会的稳定和谐程度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整合程度,包含有法律整合、经济整合、文化整合等多方面内容。繁荣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和共同信念,广播电视报等新闻媒体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区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是,在信息化和传媒化高达发达的今天,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阿克苏广播电视报》在和谐社会实践中的整合特点在于强调软性弱化刚性,注重新闻宣传的民主性、抵制报道语言的专制性,突出核心受众的多元化,致使资源整合的传播与扩散具有持久性。尤其是在社会阶层日益多元化、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社会信息日益分散化的情况下,《阿克苏广播电视报》的整合优势主要表现为强调攻其力不如攻其心,并将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地区的组织动员体制和控制管理模式。通过新闻宣传强化新的社会调控模式进行社会的整合和治理,实现《阿克苏广播电视报》有效的协商与参与机制,使社会利益诉求的表达和交流纳入合法的可控渠道,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而作为地区惟一的一张都市生活报纸,《阿克苏广播电视报》一直强调通过整合本媒体核心受众群,通过富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统一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各社会各阶层沟通整合的神经脉络。在今年的3·15期间的刊出消费权益特刊,通过联合多家职能部门与行业协会,使受众充分获得最新的信息,也为媒体受众提供了“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事件的论述,并说明事件的意义”。同时,在媒体宣传的实践中,开辟一些受众“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平台,树立受众的整体典型形象,以阐明社会的核心价值和总体目标。

  因为和谐是传媒宣传的首要条件,也是《阿克苏广播电视报》的价值取向,从而将历来被赋有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责,党的喉舌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在用社会整合方式唱响和谐主旋律中,《阿克苏广播电视报》把党的喉舌和人民的喉舌完全统一起来,舆论宣传才能得到更广泛的群众认同,其导向和整合功能才能转化成实际的效力。

  2、加强反映人民愿望的监督报道,让广播电视报成为和谐的守望者

  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舆论这种集合性意见形态,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所产生的一种客观效果。与各种权力组织的监督不同,舆论是公开的,自然形成的公众集合意见,它对客体进行的察看,督促并不具备强制力,但可能对客体造成必须按法律或社会道德行事的精神压力,属于一种软性监督。

  发挥舆论监也督是《阿克苏广播电视报》的一项重要职责。围绕地区经济及社会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但不是不要舆论监督。在实践操作中,我们的舆论监督始终坚持主流的新闻价值观,全力以赴地去履行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办报理念,让这种理念深入到我们版面工作、采访工作、网站的建设以及我们发行等等这样的工作的延续。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是与人为善而不是与人为恶;舆论监督的目的是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舆论监督的角度是团结人而不是分离人。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新闻媒体的鼓与呼,积极和稳妥地把握政府重视、群众关心和普遍存在的三个原则,在党的工作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难点的结合上下功夫,将善意批评和建设性提醒做到有理、有据和有益。揭示矛盾、鞭挞丑恶、顺应民心、加速问题的解决,对推动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大有裨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真正发挥助推作用。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阿克苏广播电视报》代表公众的根本利益,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准确、尖锐的曝光揭露唤起公众对社会腐败、阴暗现象的警醒与正视,通过舆论的引导、解疑释惑、监督作用,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用实事求是的舆论积极引导,把人们单纯从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局部利益出发的思考方式,改变为具有全局利益、国家利益和大局意识的思考方式,净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维系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促进国家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守望好整个社会,时刻注意怎样把“我们想说的”和“群众想听的”内容统一起来,通过不断找准问题,在因势利导,在热点、难点上下功夫,为读者提供准确有效和健康有益的新闻信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知情的欲望,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新闻传播强调“一份报纸全家看”这一办报宗旨,在新闻的报道方面,强调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同时,时刻想着自己的服务对象,注重“三创新”即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及时报道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重要新闻信息、及时解读重大新闻,为读者提供学习榜样,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从而营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3、引导受众信息零距离共享,实现媒体是社会矛盾化解者的功能

  信息是群众的第一文化需求,在信息多源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规范就更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控制问题。社会必须对新闻媒体有更客观的认识和相应的约束,而对媒体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就需要在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中,对新闻事件的社会价值做出正确的判定,首先从社会价值考虑新闻传播的可行性、突出社会价值,从而实现媒体的自身价值、功用以及相对独特的追求。

  广播电视报既要充分发挥接触广泛、了解实情的优势,真实反映民生民情,为地方党委、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又要有效地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疑释解惑,这是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一环。以会议新闻和工作报道为例,《阿克苏广播电视报》在传播的表现形式上,摒弃了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指手划脚、板着面孔教训人的方式,强化娓娓谈心、平等交流。对受众要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报道同他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指导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记者要做学习型、创新性、勤奋型的代言人,下笔之时要处处为读者着想,做读者的知心朋友,从而实现竭诚为读者服务目标,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实际上,《阿克苏广播电视报》不论是在宣传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措施,还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都创造了多种多样、畅通便捷的沟通渠道,把公众舆论引导到理性的轨道上来,使公众舆论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面对文化趋向多元和诉求趋向多元的时期,《阿克苏广播电视报》有一个与政府对话的畅通渠道,使民意通过报纸用读者来信、热点反馈方式进行表达,反映百姓和受众的呼声,使百姓心平气顺,为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围绕中心工作抢占主旋律报道的制高点

  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外化的素质,是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指标。对于广播电视报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没有社会责任感就谈不上有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要求记者至少具有观察的灵敏性、思想的深刻性、政治的敏锐性三种素质。在新闻报道中运用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人物化等创作手段,使新闻报道或节目穿透事实表面以及画面的感官刺激和冲击,而直接拍打受众的心灵,也就是由表象而深入,将感性变理性。

  《阿克苏广播电视报》是接近于社会的神经中枢和力量的聚合之地。现实中其特有的视角和特定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道、解释和分析,以其价值观及其贯彻意志影响和引导社会及舆论,并勇敢地、心无旁骛地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比如在对于案件的报道方面,始终坚持“没有对当事人进行判决的权利”,从社会实践和普通群众的生动创造中吸取营养,以“和谐为美”作为基本的创作审美观,把和谐理念和精神融入报道中。

  总之,《阿克苏广播电视报》在和谐的舆论宣传中的种种举措证明了:一个区域的社会和谐离不开党报引导和监督,同时也要求承担着传播健康文明、整合价值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引导舆论的重任。因此,在推动全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广播电视报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正确引导大众,也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筛选、处理所报道的新闻线索,看看它对构建和谐社会时起正面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和谐社会环境下,广播电视报必须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作者简介:王晓洪为阿克苏电视台编委会委员、阿克苏广播电视报社执行总编辑)

  参考文献:

  邓伟志:“和谐社会”浅说,《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林志力:新闻传媒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http://www.cwmedia.org.

  裔赵路平等:和谐社会中的媒介角色建构,《传媒观察》,2005.4

  童兵著:《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1 月第 1 版,P144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P126-127

  李普曼著 林珊译:《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7 月第1版, P225

  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年版,P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