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媒介研究

 

西方魔幻电影在当代大学生中走红的传播特性研究

作者: 彭柳 吴晓璇 发布时间:2010-09-13 16:31:00 来源:
  摘要:近年来,影坛上刮起一股以《指环王》系列电影为首的西方“魔幻风”。魔幻电影风靡全球,对我国电影市场影响甚大,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叫座又叫好,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本文运用传播学中拉斯维尔的5W模式,结合在广州石牌六校以及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八所高校所作的问卷调查,从“传者”、“受众”,“文本”(即内容)、“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对其在大学生中走红的传播特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西方魔幻电影,当代大学生,走红,传播特性,5W模式,指环王

  In recent years, “magical style”prevails in the moviedom. Magical films led by the "Lord of the Rings" are popular in the whole world,and are enjoyed by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very much,what is its char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the magical films which have their mo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who","whom","what" and"social environment", using the 5W ommunication mode,with combina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s filled out by the students in the six universities in Shipai,Guangzhou and Sun Yat_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ect.



  魔幻电影是以魔幻、志怪、神话故事为原型改编,有着很强善恶冲突的类型电影。[①]世界电影近几年最重要的发展成就之一就是魔幻电影的空前繁荣。从“哈里·波特系列”到“指环王三部曲”,再到“纳尼亚传奇系列”,以这几个系列的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魔幻电影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和艺术双赢的神话。魔幻电影从一个不起眼的电影类别,一跃成为一种“电影现象”。

  作为未来电影创作和消费主体的青年大学生相对来说是电影观众中较为“前卫”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也比较高,而西方魔幻电影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当代大学生,它所宣传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笔者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在回收的136份有效问卷中,有接近半数的同学因为看过很多魔幻电影以至于记不清数目,25%的同学看过5-10部的魔幻电影。

  对属于大众文化范畴的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魔幻电影,本文试图以《指环王》为例,综合运用拉斯维尔的直线传播模式即5W模式,以“传者”、“受众”,“文本”(即内容)、“社会环境”为切入口,对其在当代大学生中走红的传播特性进行初步探讨。

  一.对“传者”(who)的分析——精心策划

  魔幻电影的传者包括制作方和发行方。电影的创作和观众的接受是电影的二重性。因此,魔幻电影创作者的编码规则,必须根据观众的接受心理来确定。

  1、 从文学到电影——利用名著效应

  以《指环王》为首的魔幻电影很多都是根据畅销小说改编拍成电影的。《指环王三部曲》是上个世纪在英美文坛最成功、在英语世界影响最广、在全世界销量最大的一本文学作品,它多次被读者投票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还被熟悉该书的华人称为“西方的《西游记》”。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高档次的文化群体,有着典型的从众心理,同时又具备较高层次的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文学剧作的通俗性和普遍性以及《指环王》的巨大影响力驱使他们迫不及待阅读原著,而新线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为电影《指环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利用原著的巨大影响力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唤起了大学生的定向期待视野。

  由于文学原著对当代大学生长期的熏陶感染,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已经在他们心中经受了检验,给他们带来了最好的“现在结构”的文化准备,青年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盼望看到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在银幕上的具体形象。因此在魔幻电影尚未制成之前,其先在结构已与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充分融合,自然会引起他们更多的关注。有数据显示,在世界电影的生产中,每年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就占40%。因此当气势恢弘的《指环王》被搬上银幕时,在大学生中掀起强劲的“魔幻风”、“指环热”也就不足为奇。

  2 、跨媒体合作

  我们知道,在影视传播力的受众心理中,注意力、从众效应以及威信效应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注意力,就不可能有理解和接受,传媒合力就可增强传播的强度。如今全球化的电影市场已经把影片生产和发行的各种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带进了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在笔者调查中,《哈里·波特》以42票稳居当代大学生“印象中最深刻的魔幻电影”第二名。《哈里·波特》系列现象突出体现的正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作为一个跨媒体的巨型企业在电影传播方面的巨大优势。电影《指环王》也是如此。从1999年到2000年,彼得·杰克逊和他的摄制组为《指环王三部曲》进行了为期15个月的马拉松式的拍摄工作。为了使托尔金笔下的魔幻世界呈现出逼真的视觉效果,新线电影公司选择了世界几大特效公司作为影片《指环王》三部曲后期制作的合作伙伴。新线与数码、网络公司的跨媒体合作充分考虑了处在传媒“生态”不同层次上各类传媒利用市场资源的“多赢”特性,嫁接了IT业和传媒业的优势,形成不同层次上分享市场资源的“立体化规模效应”,以获得利润最大化。

  在电影的后期制作上更体现了跨媒体合作的巨大优势。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并快速运用到电影制作的实践,为魔幻电影所刻意追求的视听效果创造了必要条件。最近几年来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种种精彩的场面得以呈现,《指环王》一片就运用了超过1200个特效镜头。从电影中风格化的场景设计、带有象征色彩的光线设计、映射主体的道具、出色的蒙太奇运用以及声音与配乐等,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彼得•杰克逊对视听语言的出色把握和运用,而他的成功离不开Weta等数码公司的强大支持。

  3 、“好莱坞模式”

  美国的影视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的“梦工厂”和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输送着“大片”。西方魔幻电影就是“好莱坞模式”的一例。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好莱坞电影的运作规律。

  首先,从发行环节来看美国影片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独立体系。其次,美国影片投资人与制片公司的关系及分成方法也已形成一套相当完整的制度。第三,成批影片生产出来后,为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美国人特别看重广告和利用媒体做宣传。各制片公司大多设有专人负责影片广告宣传和销售业务,也有的公司雇佣本公司以外的电影发行商,与之建立长期的影片供销关系。尽管各公司在打广告和促销影片方面手段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不惜血本。在高达数千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的制片成本中,宣传广告费就要占1/3左右。此外,新片上映前都要举行新片预映式,免费邀请各界名流、影评家及报刊、广播、影视记者,名为观赏新片,实则造势宣传。[②]

  这种“好莱坞模式”无论在终端放映市场、收入分配方式还是产品广告宣传商,都带有强烈的全球化运作印记。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从单一内容的“汉堡”成为配料众多的“匹萨”。西方魔幻电影的制作就已打破国界,走向国际化的疆域,《指环王首部曲:护戒使者》由美国新线电影公司出品,而执导则是新西兰著名的“鬼才”导演彼得·杰克逊;在演员方面,影片汇集了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四地的众多优秀演员。《指环王》的传者在电影制作、广告策略、市场调研、宣传炒作、公关活动、促销手段等方面,进行统一有序的经营运作,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整合力量,取得巨大营销效果。不仅取得了经济上的胜利,而且在文化传播层面也大有收获。

  为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好莱坞电影特别看重广告和利用媒体做宣传。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也提出,大众传媒为受众提供某些议程,受众根据大众传媒的宣传调整自己的关注点。传媒宣传是吸引观众注意的最佳手段。好莱坞非常重视观众因素在电影的整个制作体系和流程中的重要作用,总是尽力把它纳入其中。电影公司往往会想尽办法在受众和生产者之间制造一种良好而和谐的互动关系。事实上,《指环王》系列电影的制作绿灯一亮,新线联合网捷就发动一系列空前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为了抢占大学生电影市场,宣传和推广人员在影片生产过程中,撰写影片拍摄大事记,拍摄剧照,用来制作精美的预告片、宣传动画和视频,并通过各大高校的宣传栏粘贴海报,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公映预告片,通过高校的报刊、电台以及高校BBS等网络资源发布电影的宣传动画和放映信息,加强对大学生的推广力。营销部门安排了诸如“导演、影星与影迷见面会”、“首映式”等形式的造势活动,同时开展学生看电影优惠活动,让大学生的“主体性”总能在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中和一种人为营造的良好气氛中找到理想的归宿,并能充分地体现。

  二、对“受众”(whom)的分析——对魔幻“情有独钟”

  观影是当代大学生休闲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心理以及鉴赏情绪决定了大学生对电影的精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影片能否引起自己的情感及心灵的共鸣。“要看电影,要看好电影”就是这种精选择的结果。他们对西方电影的选择意愿较高,对魔幻电影更是“情有独钟”,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接近半数的大学生相当认可魔幻电影,认为它们“确实不错”,可见西方魔幻电影在大学生中极受欢迎。然而,他们对魔幻电影的接触、理解和接受以至喜爱有其特定的心理需求,而西方的魔幻电影又是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1 、故事的迷恋

  对故事的迷恋是人类的共同属性。好莱坞是最善于讲故事的,而好莱坞的魔幻电影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内容和思想”在当代大学生喜欢看魔幻电影的原因中以27.1%的比率排位“效果”之后,而且他们认为西方魔幻电影复杂流畅的剪辑及叙事是其在当代大学生走红的第三大原因。

  从故事内容与受众的角度,银幕上的故事可分为两大类:“我”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笔者认为《指环王》属于后者。这令当代大学生很着迷,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新鲜感:当代大学生在空前地注重隐私和个人的独立性的同时,面对由此产生的隔膜又刺激了人类原有的“偷窥”他人的本能、窥视和刺探他人的私秘生活的欲望。他人与自我是一种比较,他人的喜怒哀乐成为自我观赏的对象,因与自我有了距离而产生美感,于是,“他人”的故事,包括“指环王”之类的种种传奇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其实,“偷窥”他人最终还是为了自己,为了了解、比较进而沟通甚至是内窥自我的需要。在弗罗多、Aragorn等人物及其冲突的深处,大学生找到了他们自己的人性。初看起来,电影中的人物似乎并不同于大学生,但其内心却和他们息息相通,强烈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指环王》的原型故事挖掘出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创造出了世所罕见的场景和人物,而制片商又以一种独一无二的,具有文化特性的表现手法对它进行装饰,以独特的讲述手法去揭示属于人性真谛的冲突。大学生从中体验着新鲜与刺激,体验着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经历的生活,从新的角度窥到了人性深处的自我。

  2、 娱乐和宣泄需要

  大学生的观影心理大致包括娱乐需求、宣泄需要、社交需要、求知欲望、明星崇拜、模仿意识等。娱乐性是通俗艺术、大众艺术、大众媒介最显著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看电影是为了娱乐、消遣,从紧张的学习和各种压力下得到放松。大学生的娱乐原则可以使他们逃避现实、逃避责任、模糊对道德沦丧严重性和危险性的认识,正如酒精、烟草和毒品能够麻痹人的神经,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日常生活的乏味、无聊中移开来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魔幻电影正为它的“瘾君子”提供了这一切。

  在“看电影的目的”一项中, “娱乐放松”占了绝对优势,占87.5%,其次是“欣赏美”,在其他项中被提到的动机还有“打发时间”、“好奇”,可见娱乐还是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动机,是他们的一种娱乐方式。而表4的数据则显示魔幻电影基本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观影心理,结合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魔幻电影主要是满足了大学生的娱乐需求以及宣泄需要,而且有将近80%的同学认为看魔幻电影对他们有一定的重要性,可见魔幻电影在大学生的娱乐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变革、社会竞争的加剧、人口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在此社会心理背景下,以魔幻电影电影为例的商业电影应该是,也可以是治疗心理病症、进行情感宣泄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对持续积累的心理紧张与生理焦虑进行宣泄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的生命存在方式正由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存-实用”结构转换为“生存-娱乐”模式。城市挤迫、激烈竞争、寂寞失落,他们在寻求摆脱伤感、孤立、无奈、无助的良方妙药,需要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以及对特定价值和独特资源的认可,探求一种新的许诺新的借助力新的生长点和新的满足感,而娱乐世界中魔幻电影的“英雄主义”、“宏大叙事”、“宏伟理想”是最佳载体,在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上都同大学生接近,因此更容易引起他们情绪情感上的共鸣,引发更多的关注。

  3 、审美需求和新奇心理

  物质世界的压迫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更加焦虑,更需要寻求发泄的通道,而无心于静品细赏,琢磨推敲。正如上一节笔者分析,大学生对魔幻电影的题材与内容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新鲜感,而电影的特殊手段通过高科技和摄像机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景象逼真地显示为明摆无误的画面,极尽声光色之神威,创造出一系列奇景、奇物、奇情,使大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和瞬间的情绪,给他们新奇、刺激的感受。

  我们知道,影象是影视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故事是影视作品的骨架及将影象有机地串连起来的中心线索。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与真实平淡的现实世界并没有接合点。每个人都能在魔幻中找到自己不同与他人的现实生活的影子。魔幻电影可以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想象空间,进行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因此,在大学生看来,魔幻电影的独特魅力最大在于其富有魔幻色彩的影象风格。其次是其出神入化的电脑特技,再次是电影的剪辑及叙事即故事内容,排第四位的是视听语言。这也说明了正是魔幻电影奇特新颖的影象风格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其整个包装制作包括到其音乐都符合了当代大学生的欣赏口味。

  4 、文化消费需求

  按照传播学理论,一部在特定文化语境中产生的电影作品能否跨越文化的差异而得到异文化观众的“有效解读”,取决于双方在多大程度上共享代码系统。由于魔幻电影总是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特质——充斥影片的总是西方文化传统中对善恶的讨论、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自由的向往等等内容,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较完整,在西方强势文化轰炸下已经产生了文化上的准“认同感”,因此,对他们来说,电影的接受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再认识的过程。《指环王三部曲》与古希腊神话传说、圣经故事及其价值观、审美观等等有深刻联系,而《哈里波特》则与英国的“巫师文化”有很深的关联,在消费诸如此类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魔幻电影的过程中,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得到强化,并产生了新的认识。他们也乐于接受这类电影,有5.9%的同学认为西方魔幻电影在当代大学生走红与西方的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关。

  随着复制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在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文化产品的消费成本的同时,又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消费途径和平台,如激光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应用以及网络共享服务的推广。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日常化和即时化将越来越成为他们电影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电影在因特网的宣传攻势更强,效果更明显。经笔者调查统计,有43.1%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电影信息,体现了大学生对西方魔幻电影的接触性主动性较高。另外,20.1%的大学生是通过别人介绍了解到魔幻电影的,说明大学生有着典型的从众心理,魔幻电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广泛,能够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对魔幻电影接触的主动途径高于被动途径。

  三、对 “文本”(what)的分析——“声光秀”

  由于魔幻电影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因此大学生在消费电影的过程中也可得其所需,他们在高科技带来的声光电世界中也得到了物有所值的回报和享受。

  1 、魔幻电影的题材

  魔幻电影的题材大多是一些原生状态(或经过现代改编状态)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这些故事由于长久的历史积淀,拥有着超越国界、民族的内在力量。就大学生的精神而言,神话以及类似于神话的文本(和真实的现代童话)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神话的魅力感染了大学生已经远离幻想的现实人生,给予他们一个温暖的心灵家园。深究这些魔幻题材背后的神话意蕴,可发现原来超乎视听冲击,真正感染大学生的恰恰是被遗忘已久的神话所带来的最初的感动。

  首先,这些故事通常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源,和当地的神话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哈里·波特》就是源于西方的巫师传说,《指环王三部曲》、《纳尼亚传奇》则与古希腊神话传说、圣经故事及其价值观、审美观等等有深刻联系。

  其次,尽管魔幻影片的情节、人物都具有很浓烈的超现实色彩,但如果我们仔细品味,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他们的原型。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化的隐晦再现。这和它们产生于民间的基础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些故事里往往有一个或几个代表邪恶的恶魔,而维护正义的使者却拥有超强的能力或意志。尽管正义使者在“匡扶正义”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最后的结局总是正义战胜邪恶。其实这些妖魔鬼怪正是社会不良势力的化身,大学生爱憎分明,他们对这种恶势力或不良现象深恶痛绝,但现实又不能给他们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魔幻影片中幻想出来的“英雄”身上。于是通过观影,他们的不满情绪或多或少地得到释放。这也是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魔幻电影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在《指环王》虚拟的想象的世界里,英雄的使命就是惩恶扬善,在极为巨大的危难险阻下奋不顾身,这种入世精神,是一种令人极为感奋的古典主义精神。电影中的英雄弗罗多不是人们高不可攀、只能顶礼膜拜的偶像,他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在大学生受众面前的,并成为普通人的代表。这使他们相信,只要有着相同的机遇,他们也能干出一番英雄伟绩。这是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重新发掘,对现有生存环境的不甘和对未来期望的一种反映和宣泄。

  西方文化中最突出的几点:人性的弱点、英雄主义、智慧、友谊都通过影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动情点”在心理和情绪上都能引起他们更深切更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他们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快感,满足了他们的观影需求。

  综上所述,与好莱坞很多大片相似,《指环王》的故事同样讲述的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基本道理。但是,这个故事是由奇妙的想象构成的虚拟世界,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又息息相关的全新境界。其中人类的正义势力与邪恶的黑暗势力的较量所产生的悬念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欣赏兴趣。它既保持了以往的较为习惯的一种经验体味(传奇性、人性化),将历史、幻想等融为一体,把一种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带入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并“动之以情”,既抒发了他们的愿望和情感,又保持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对社会的理解,理应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 魔幻电影的高科技效果

  电脑以其魔幻般的数字编码同化着我们周围的世界,电影当然也概莫能外。电影为此不再“以现实反映现实”,而是以“假想的现实”(Virtual Reality)制造现实,以高科技数字技术模拟现实,并以此将人类的想象做无限的延伸。魔幻电影呈现的视觉奇观便是最好的证明。观众选择看这些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也首先是被充满浪漫奇幻色彩的画面吸引。《指环王首部曲:护戒使者》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捧回了四个小金人都属于技术奖项范畴。事实上,魔幻电影的巨额投入的绝大部分也是花在技术支持,尤其在特技制作上。近几年魔幻电影逐渐火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现代数码技术、化妆技术等相应技术手段的进步。技术实现了我们的梦想,讲述的就是梦想。特技的使用使得影片进一步远离“叙事体”,而越来越像一场高画质和高保真的超级“声光秀”,给大学生带来了磅礴又不失典雅的视觉感受,让这部世纪巨片熠熠生辉。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有6.6%的大学生看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欣赏美”,虽然较之“娱乐放松”87.5%的比例相差甚远,但也在大学生看电影目的中排名第二。音乐欣赏给大学生以美的感受、美的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既魔幻又史诗的场面恢弘的魔幻大片,固然离不开电影音乐的渲染。魔幻电影的音乐让人所感受到的东西,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音乐形象本身,这是语言和文字所不能做到的。同时,它还能使人产生一种扩张性的思维活动。《指环王》剧情所要求的各种神话气氛、战争场面为音乐提供了大量发挥的空间,对音乐提出了特殊要求。这基本可以预见这部电影音乐的动人效果。三部《指环王》,音乐几乎是始终伴随着画面,音乐对于这部电影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三部曲的配乐精致考究,气势庞大,表现细腻。

  四、对“社会环境”的分析——提供特定语境

  社会环境影响传播者对其传播内容(媒介内容)的把关方式与制作方式,无论是影片的风格、样式还是它的个性特征都与传播者及接受者的社会环境有关。这是大众媒介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问题。

  1、全球化为魔幻电影的走红提供了大“语境”

  西方魔幻电影的全球盛行首先体现了经济的全球化,是传者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其目的在于获取巨额利润。这与笔者的调查相吻合,64.7%的大学生认为西方魔幻电影制作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利益”,22.8%选择了“满足大众需求”,再次是“传播文化”为11%。也就是说,西方的魔幻电影一再制造的“轰动”,都是商业利益的支配和控制。

  其次,全球化的加剧更使得国际间、文化间的竞争甚至冲突日益加剧和明显,广播电视和网络传媒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可以“真切”体验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灾难、饥荒、战争等人道主义危机所带来的精神折磨和压力。

  再次,全球化的加剧使得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更加紧张,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亲情、友情、爱情被物质所冲淡,渐次远去。虽然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很优裕,但他们的生活不满感,生活压力感和不良前景感却增强了。他们活在现实中,现实的局限使他们痛苦,思索,同时探求解放之路。而观看魔幻电影使他们回到了他们的价值世界和自由世界,并在他们的事实世界里获取了某种感人的力量,因为在英雄身上,他们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一些开辟生活新空间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注意到,在魔幻电影中所发生的善恶斗争往往采取一种强化的夸张形式,描写主人公如何以全部热血来完成某种使命。

  虽然笔者研究的是西方而不是中国的魔幻电影,但因为一个神话本身,无论它来自哪个民族,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后世经过了怎样的篡改,神话的精髓并非一种理性逻辑的东西。因此,魔幻电影具有了消弭国界和文化界限的力量,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释负需求,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受到了欢迎。这由笔者调查的结果42.2%的大学生认为西方魔幻电影富有魔幻色彩的影象风格是其走红的主要原因得以证明。

  2 、魔幻电影迎合了我国道德化的传播环境

  笔者认为西方魔幻电影之所以在当代大学生中走红,还得益于我国“人性本善”的社会主流文化。当代大学生自小就受扬善抑恶的道德教育的熏陶,加之我国电视、杂志、报纸、电影等大众媒体一直都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道德主题一次次地被强调和弘扬,以培养观众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人们向善、从善。27.1%的大学生喜欢观看魔幻电影是因为它的你“内容和思想”,排在“效果”之后,由此笔者得出结论,西方魔幻电影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精神抚慰。也就是说,魔幻世界放飞了大学生想象的翅膀,善恶有报的道德神话更是让他们又一次欢度“道德假日”,他们潜意识的道德观得到了想象性的胜利。大学生们在魔幻电影给予的娱乐中得到了启迪,受到了教育,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所以大学生欣赏魔幻电影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情感进行净化的过程,对自身灵魂和生命的形式领会的过程。(作者简介:彭柳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吴晓璇为华南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汤颖.《魔幻如斯魅力——“神话思维”与当代魔幻电影》[J].《电影艺术》.大众电影出版社,2006年第2期,第99页

  [②] 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M] .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83-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