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文章 > 正文

胡正荣:“五化”保障国际传播有效性和持久性

作者: 胡正荣

发布时间: 2021-12-03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国际传播中文化的作用和力量,多次多处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人文交流,以及对文艺、学术、传播的文化要求等,并明确“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作为“五力”之一,它的提出有着深远的意义。

就中国国际传播中有关中华文化感召力打造与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简言之,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以文载道和以文传声是方法与手段;以文化人,才是国际传播增强有效性,提升持久性的根本。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以文化人是点睛之笔,点出了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软实力就是“文”,此处的“文”是个集合概念,包括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等。软实力就是由文化、文明的多种构成要件组成的,而文化与文明的核心就是具有基本、深沉、持久等特性的价值体系,正是以文载道中的“道”。

“文”是中国国际传播有效性和持久性的来源。以文化人,首先要有“文”。说到“文”,中华民族应该有着充分的自信。我们有着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5000年中华文化,有着贡献人类、影响全球的思想价值体系。这些都是做好国际传播的根本资源,源源不竭,生生不息。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是中国国际传播的源头与基础,更是中国国际传播的素材与滋养。

传统的“文”是基础,现当代的“文”是关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中国正在以新的面貌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构建和呈现新的文明与文化。一方面,我们需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中国,贡献人类,“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另一方面,我们要基于中国实践,着眼全球文明,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化”是中国国际传播有效性和持久性的保障。以文化人,其次是“化”。这里的“化”,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化”是理念、方式、方法、形式、手段、业态、过程等众多要素的集成。再丰富的“文”的资源,没有好的“化”去实现,依然是无用功,甚至是适得其反。以文化人的“化”,

第一是开化,即欲化人,先化己。我们需要开化自己的理念。当代世界、当今社会需要互联网思维,需要全新理念,才可能真正去以文化人。

第二是转化,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当代价值、世界意义是转化的关键,也是转化的根本目的与意义。以文载道的“道”就应该是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第三是硬化。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要解决“挨骂”的问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战略与战术上都要有硬化的元素与成分。

第四是软化。即“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第五是多样化。我们既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又要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文化、艺术、学术、媒体、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智库,乃至公民个体等,都要参与到以文化人的国际传播中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融媒矩阵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三见读书会

新媒体蓝皮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