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5
季芳芳,2013年7月加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是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以及新媒体与社会。
学术兼职: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荣誉奖项:
中国社科院优秀信息对策奖二等奖、三等奖;
期刊论文:
季芳芳,王雪玲.复古又创新:国风视频博主文化生产的实践逻辑[J].新闻与写作,2023(09):36-44.
季芳芳,赵宇超. 平台国际化要重视跨境数据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9-12 (005)
季芳芳.国潮长红靠创新[N].经济日报. 2022年2月7日,(005)
季芳芳.提升传播人才跨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9-23(003)
张云亮,冯珺,季芳芳,柳建坤.新媒体接触对社会治理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2017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07):77-95+127-128.
季芳芳.新媒体时代韩国文化政策动向及启示[J].东北亚学刊,2020(04):28-38+147.
季芳芳,孙萍.游走于边界之间:青少年国风文化的多元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0(06):96-101+113.
季芳芳,孙萍.论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5(04):27-33+94.
季芳芳.“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背景下周边传播协作机制的构建和适用[J].百色学院学报,2020,33(02):70-73.
季芳芳,刘学良.“中国债务陷阱论”的挑战和应对[J].银行家,2020(03):58-60.
季芳芳.文旅扶贫与政务短视频:缘起、现状及问题[J].中国报业,2020(03):26-28.
季芳芳.调适“全球”与“本土”:传统文化话语的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9(07):14-16.
季芳芳.从国际发表状况透视中国学术话语国际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4-12(005).
季芳芳.如何认识新闻伦理层面的算法透明度[J].中国报业,2018(05):28-30.
季芳芳.春节:跨文化传播的节庆载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2-01(003).
季芳芳.“非洲中心性”(Afrocentricity):概念缘起及其意涵演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06):117-124.
季芳芳.跨文化传播下“文化”的两种概念化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9-07(003).
季芳芳.“巴巴爸爸”去世引发的“80后”在线童年回忆研究[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6(01):149-157.
季芳芳.万隆会议的历史报道框架及其对当代对非报道的启示——以1955年至1965年《人民日报》有关报道为例[J].对外传播,2016(04):48-50
季芳芳.历史记忆的再现政治:电视纪录片的“古村落”叙事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1):119-123.
季芳芳,贾金玺.雪泥鸿爪自留痕——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参考词库”的构建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10):117-125.
季芳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对外传播:基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思考[C].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4(01):143-151
季芳芳.商业与政治之间:中国web2.0网站的自我审查[J].中国传媒海外报告, 2014, 4:59-65
书目章节
季芳芳,刘晓红.社会信心指数与谣言研究[C].《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报告20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季芳芳.2019年社交媒体对外传播新路径[C].《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季芳芳.报业“走出去”的实践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机遇[C].《中国报业4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季芳芳,刘晓红.社会情绪指数的构建[C].中国微传播指数报告(20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季芳芳)[C].《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及态度比较》[C]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近期研究项目
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非洲研究院,中国债务陷阱论在非洲的产生及其应对,2020-2021
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新媒体时代的韩国公共外交研究,2018-2020
项目参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跨文化传播登峰计划,2017-2021
联系方式:
jif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