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公告启事

 

“第三届中国人际沟通论坛”论文征集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19 09:51:05 来源:
跨学科视角:新媒介语境下的人际沟通研究

  
第三届中国人际沟通论坛由中国传播学会人际沟通专业委员会主办。本次会议作为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的一个分论坛,拟于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具体时间请见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会议通知。

  人际沟通是人类传播行为的基础,发生在个人、群体、社会、文化的各种关系交往层面。在人类传播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的链条上,人际沟通的形态和交往行为贯穿始终,未曾分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人类传播研究从未放弃对这种基本传播形态与交往现象的描述、认识、理解与阐释。今天,新媒介传播仍在从人际沟通现象中生发出创造性资源,同时也为人际沟通研究开拓着新的学术空间和思想的可能性。

  新媒介传播对中国社会变革、人际交往建造和人的社会心理影响越来越重要。当新媒介传播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人际沟通的质量与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联愈加紧密。因为新媒介的广泛使用,人际沟通获得新的意义。新媒介大大提高了社会个人参与公共政策、经济、文化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个人在家庭、婚姻、社交、商圈、职场、种族、国家等不同关系层面对各种交往讯息的传播与关系意义的建构等。新媒介语境下的人际沟通现象很值得来自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学科视角的研究者给予关注。因此,本次会议倡导以跨学科研讨的方式,汇集重要的研究成果,揭示新媒介对人际沟通现象、人际沟通方式与人际交往关系进行重新排序的社会影响,探讨人际沟通研究的新方法或新途径等。

  为推进本次论坛讨论,我们试从人际沟通的传播变革、传播动力、传播结构、传播关系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提出若干相关议题并附相应题解,聊供大家参考。

  1、新媒介及媒介融合对日常人际沟通方式变革的影响研究。在新媒介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的媒介多样化融合背景下,传统的人际沟通方式已从一对一的排他性向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社交网络和用户形式迅速转变,原初的口头谈话、文字、图像和声音等传播样式,被新媒介融合及其传播技术加以贯通,重新整合,塑造了人与人之间更为多样化的彼此关联、关系互动和谈话类型的新景观,例如移动新媒介正在不断消弥人际沟通所倚重的面对面交谈的特定优势,同时,也将人际沟通特有的能力扩大到与其他媒介形式的融合之中。在此背景下,人际沟通因环境变革而出现了新的传播现象与不同于以往的交往表现。此议题着重于由新媒介融合所构成的同步与异步的交流环境或时空情境对人际沟通方式变迁的影响研究;也包括媒介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对人际沟通信息可利用性的影响研究等。

  2、新媒介环境下的人际沟通动力与文化观念研究。所谓动力主要指:使用新媒介能拓展人际沟通行为、沟通心理和沟通经验的,影响个人交往与社会沟通目标实现的,有助于对社会与文化规范变迁产生新的理解的媒介传播与形成媒介社会结构的力量。如果人类所有沟通形式都离不开人对人的传播或沟通,那么新媒介语境下的人际沟通并非只是技术决定论式的,新媒介环境的进步只是给人际沟通创造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创造有可能会使先进传播技术应用经历更多的选择和带来更多个人经验的差异。

  3、新媒介使用与中国社会人际沟通行为特征及取向研究。从中国社会结构类型、构成人际交往概念和行为取向的逻辑起点入手,探讨中国社会人际沟通在个人、家庭、政府、媒体、国际、跨文化等各种关系层面的传播行为特征和行为取向,已经成为新媒介环境下人际沟通研究所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新的人际交往现象不是由新媒介带来的,而是需要在中国社会关系交往理论框架下重新观察,如那些被中国人所强化了的社会是由网络所构成的观念,反映在社会网络关系中,被新媒介使用者通过自由选择所建构出来的强关系或弱关系,互联网交流中出现的新的关系交往理念、交往准则和互动方式等,正在打破中国社会传统交往的时空秩序,强化或建构着新的关系交往规范和交往行动理念。研究者可针对中国人日常交往中所看重的网络、权威、权力、关系、面子、信任等交往行为理念的流变与发展,通过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等视角给予必要的探讨。

  4、个人关系交往管理与人际沟通权益保障研究。着重探讨人际沟通的关系性讯息生产和讯息效果的形成与影响等问题。特别是新媒介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个人隐私观念的变化以及隐私信息的共享和保护等问题,如手机网络运营商掌握着人的实时通信和行踪,人际信息与隐私保护、公开、分享、丢失、泄露及人际传播受到骚扰及虚假信息等风险及信息保护等问题,也包括在不同传播时空和不同媒体文化中,人们对私域和公域之间边界的解释及对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道德伦理评断标准的研究,以及如何使人际沟通者能对自身传播权益保障做最大的考量和理性选择的对策性研究等。

  5、人际沟通知识体系变革与理论方向探讨。以网络化的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化移动新媒介,正在打破时空对人类交流及关系交往的最后限制,赋以个体间交流者新的网络化经验。据《纽约时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手机用户的总数可能会超过人口数。这种跨时空的移动信息载体,作为更加先进的下一代传输手段,正在飞速融合人体、书写、印刷、电子和数字媒介于一身,汇聚各种媒介的独特性,建构人际交往的网络平台,不断拓展社会个体间彼此沟通和交流的信息空间,将传播媒介与人体延伸的梦想牢固融合。新媒介使用改变了人们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认知,也给人际传播研究带来困境与挑战。原来以个体间面对面传播为依托的研究体系与理论方法已无法回应现实问题。人际沟通研究需要更新知识体系,重新审视人际沟通的理论框架,重新建构研究假设或提出研究前提、重新定义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开掘新的不仅仅是数字化研究的方法等。

  论题不局限于上述列出的范围,欢迎惠赐与人际沟通相关的其他论题的佳作。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论文提交邮箱为:wang_yh@cass.org.cn,联系人:潇湘,联系电话:18610986617

  中国传播学会人际沟通专业委员会论坛筹备组

  2014年6月15日

  附:有关人际沟通论坛的论文写作要求、论文提交与评审和会议联系方式,均请见第十二届传播学大会会议征集通知相关内容。

  第三届人际沟通论坛论文征集通知

  第12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