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公告启事

 

三见·读书会讲座回顾丨孙萍:《社会分工论》

作者: 索涵睿 孙萍 发布时间:2022-01-06 14:33:00 来源:三见·读书会Vshare读书会

《社会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博士论文,也是他思想体系形成的开山之作。在本书中,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分工的观点,即分工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他论述了分工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及分工的一些反常的形式。其中,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功能、集体意识等词语成为学界沿用、争论和修正的概念。

分工的概念在涂尔干之前已经有很多研究,比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宾塞关于分工促进利益与合作,以及孔德论述的分工削弱社会凝聚。涂尔干的“分工”不单单从利益出发,而是关注能够将个人维系起来的社会纽带,他的分工具有道德性的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视角。

《社会分工论》的核心论断:劳动分工产生社会团结(分工有整合的功能)。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的社会理论并不是自圆其说的整体,恰恰相反,它包含着各种矛盾和罅隙。但是,这样的一种从集体意识和道德角度谈论分工的角度,激发了大家的思考,催生了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完善和想象力拓展。

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卷:劳动分工的功能

分工与集体意识

分工具有道德属性,分工使社会成为可能,分工构成了社会和道德秩序本身——分工让人们更加团结,比如在夫妻关系史中,从性别分工到婚姻团结就能体现出来。那如何去证明呢?他用法律去解释:法律是社会团结、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基本表现形态,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数量和约束他们关系的法律规范数量是成正比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犯罪,因此就有了法律,这种集体意识(共同意识)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

惩罚

惩罚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的抵抗,并且在强度上是有级别的,而正是这些违背公众意识的行为把那些真诚的意识团结在一起,集中在一起,帮助整个社会将凝聚力集中在一起,惩罚所制定的规则本身就是社会相似性最本质的表现。在古代或者图腾时代,惩罚就是目的,而现代社会,惩罚是为了自卫。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原始社会的压制性法律的出现与社会的机械性团结有关,它来源于一种相似性,一种固有的、根植于历史传统的团结,它以个人的一致性为基础,基于对共同信仰和情感的接受。而现代社会的补偿性法律转变为有机团结,是由分工所产生出来的协作关系,以个人的相互差异为基础,基于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功能性依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机械团结逐步被打破,但虽然以氏族为基础的环节社会消失了,但是基于机械团结的共同意识始终存在。

第二卷:原因和条件

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

为什么会产生个人分工?是对更大幸福的需要?文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不是涂尔干的答案,他认为:“快乐与痛苦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相对状态。世界上并不存在某种既具有客观确定性,又能够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接近的绝对幸福。……幸福的变化与分工的进步是没有联系的。”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社会密度表现为三部分:Ⅰ.低等社会,地域广阔;高等社会,人口密集;Ⅱ.城镇的形成和发展;Ⅲ.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社会越是进步,它的容量就越大,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发达。

其他要素

除此之外,分工的产生还有其它次要因素:个人主义的发展,个人相对于群体而言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群体允许他们自由的产生变化;生理的遗传和制度的遗传性越来越弱。总之,社会关系不断增强才产生了分工,分工产生了文明。

第三卷:反常的形式

在和睦相处的社会里,失范的分工表现为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劳资冲突;个体脱离了集体的意志,没有办法相互协调,各个机构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到统一意识。阶级制度、种姓制度等存在导致了强制分工。还有就是不协调分工:分配形式已经有了,但是各种功能之间无法达到最优配置和最优合作。

结论

“即使分工产生了团结,也不像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因为它使每个人都变成了交易代理人。更重要的是,它在人与人之间构建了一个能够永久地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力和责任体系。就像社会相似性产生了道德和法律,并以此来保证这种相似性一样,分工也产生了各种规范,可以保证相互分化的各种功能进行稳定和正常的协作。”分工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交往,为孤立的人类个体带来广泛而频繁联系的机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有普遍的道德属性,产生新的道德和集体意识。

关于《社会分工论》的思考

涂尔干受到康德的影响很大,又受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所以他试图将康德的哲学社会学化,与马克思的经济问题不同,他关注的是道德危机,思考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即便在当时社会道德意识濒临崩坏的情况下,他仍在强调分工造就团结的乐观主义精神。

同时涂尔干也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困境: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分工”到“分化”的过程,分工在现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分化而非团结,经济的发展已经强力的挤压到意识层面,这就存在集体意识与经济发展冲突的问题,但是涂尔干对这一问题并没有过多着墨。

分工里存在一些反常的形式,被涂尔干认为是“道德的失范”,这些问题也是促成他写《自杀论》的契机,但是,涂尔干总体思路的架构是论述何以可能,但没有将太多关注点放在如何确立道德良知或给出明确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