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字林沪报》对甲午战争的报道

作者: 吕朋 周怡 发布时间:2015-06-26 14:51:00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月上

1882年5月18日创刊于上海的《沪报》,是字林洋行创办的第二份中文报纸,初由戴普笙、蔡尔康等任主笔,日出对开4张,星期天不出报,每份定价8文,后改为日报出版。8月10日,《沪报》出版至第73号时改名为《字林沪报》。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正值该报发展成熟的时期,对于这场战争,《字林沪报》高度关注并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其新闻报道具有如下特点。 

新闻标题:四字为主 

《字林沪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报道标题多为四字标题。这一时期的新闻标题既统领区分了新闻报道,又点明了新闻报道的大体内容、来源、主旨观点等。由此,可将这些四字标题分为来源标题、内容标题、观点标题和归纳标题四类。来源标题包括“(发电/来信)地点+来电/来信/……”、“×报摘译/汇译/……”、“传闻姑录/谣传姑录/……”。内容标题包括“(事件)地点/事件+消息”、“事件+来电/来函/……”、“(事件)地点/事件+要闻/续闻/述闻/续电/……”、“事件主体+事件”等。观点标题包括“不可全信”、“岂有此理”、“非类难容”等。归纳标题包括“日事汇录”、“电音汇录”等。 

新闻来源:多种多样 

首先,记者是其新闻报道的主要采写者。当时的记者并不称为“记者”,而多称呼为“访事友”、“访事人”、“探事人”等。这些记者大体可以分为一般记者、特派记者、随军记者以及军事记者四类。其次,《字林西报》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字林沪报》作为字林洋行的第二份中文报纸,《字林西报》为其提供了众多的新闻消息。再次,其他报纸也是《字林沪报》新闻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这些报纸包括《港报》、《西字捷报》、《西字晚报》、《直报》、《烟台报》、《京津泰晤士报》等。 

此外,《字林沪报》对甲午战争的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还包括军电、官电、商电以及其他信息提供者,如北洋电信、道听途说者、新济轮船主等。在该报关于甲午战争报道的信息来源中,以电报为主、信函次之、转载又次之,探闻、传闻是补充。 

新闻内容:存疑颇多 

《字林沪报》对甲午战争的报道内容存疑颇多,如关于黄海海战中日参战船舰数量问题,该报报道前后不一;又如对于丁汝昌是“已降复死”还是“死而后降”的问题,《字林沪报》的报道也莫衷一是。 

《字林沪报》关于甲午战争新闻报道中存在诸多疑点是有其历史原因的。首先,这一时期的记者缺乏专业素养,重视新闻的采写而淡漠新闻真伪的辨识。其次,这一时期的报社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把关意识。第三,记者的身份未被社会普遍认同,记者很难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第四,社会当权者的管制限制了记者的采访与报道。第五,有闻必录是当时报业公认的新闻理念,这使得连社会谣传也成为新闻来源。第六,报社的立场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拥华批日、抑日扬华的报社立场,使得《字林沪报》在报道甲午战争时潜意识地放大中国的正面新闻和日本的负面新闻。第七,《字林沪报》是商业性报纸,为了迎合消费者,扩大发行量,赚取更多的利益,在新闻报道中不时地美化中国丑化日本,也使得新闻报道在细节方面出现诸多偏离史实的现象。 

新闻立场:始终如一 

《字林沪报》对甲午战争的报道中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就事论事类,这类观点仅是针对新闻内容所述的主要事件所发表的观点。二是有闻必录类,这类观点表明的是该则新闻真实程度,强调了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三是原则立场类,这类观点表达的往往是报社的整体立场,《字林沪报》对甲午海战报道的整体立场就是拥华批日,抑日扬华。这些观点的提出都是基于该报所持的新闻立场。 

首先,该报恪守“有闻必录”的新闻思想。“只要是听到有人讲过的事实,报纸就可以报道,至于真伪如何,报馆不负责任。”①19世纪末的中国,政局纷乱,在通信不便等情况下,《字林沪报》只能“有闻必录”。其次,该报坚守真实新闻观。其新闻真实观体现在“有闻必录”上,还体现在对错误信息及时勘误上,也体现在其批评外媒报道不实上。新闻报道前后矛盾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字林沪报》的新闻真实观。第三,拥华批日、抑日扬华是《字林沪报》在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新闻立场。突出表现在新闻内容上,重视中国的正面报道和日本的负面报道,淡化中国的负面报道和日本的正面报道。一方面,其主笔是华人,这种立场是忠君报国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其所办的是华人商业报刊,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拥华批日,抑日扬华”便成为《字林沪报》新闻立场的不二选择。 

注释: 

①宁树藩:《“有闻必录”考》[J],《新闻研究资料》,1986年第1期,第98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