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唐绪军在建院4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上作主题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17 10:21:00 来源:

5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召开首场学术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主持会议,相关研究所的百余位科研人员参加会议。我所所长唐绪军研究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后真相”与“新媒体”:时代的新课题》的主题报告。

唐绪军指出,“后真相”在2016年成为热词,与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公投紧密有关。这个概念指的是诉诸情感比揭示真相更能影响民意,其表现就是“雄辩胜于事实”。“新媒体”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及其应用。互联网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终结了精英掌控下的大众传播时代,进入主体广泛的公共传播时代。

如今,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但社交媒体在给人们提供多元表达渠道的同时,也有可能强化人们的认知偏差,回音室效应使处于社交媒体圈里的人们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封闭,而算法主导的媒体信息推送逻辑又制造了许多“过滤气泡”,以至于人们更多地相信朋友而不相信政府和精英群体,信任危机开始浮现。

唐绪军指出,“后真相”是“新媒体”广泛采用的阶段性产物。每个人与相应的媒介相结合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媒体,而媒体的极大丰富导致了真相的稀缺。“后真相”的盛行,尽管忽视真相,但并不意味着排斥真相,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谁都不会否认真相的重要性,只是界定真相与否的标准在变化。这是对更深层次真相的追求,不仅对事实真相自身,更是对何为真相的过程质疑和追问。因此,在认识层面要充分理解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在重视情感传播的同时,也要重视真相在道德层面的价值。

他建议,重视民众心理行为变化,逐步建立起全社会不同层级的用户信用管理体系。强化主流媒体的把关意识,提高事实核查能力,进一步规范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建立跨学科协作型的行为、心理与传播智库,对民意形成科学有效的预判预估。

另据了解,今年适逢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将举办系列学术报告会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汇报中国社科院40年来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中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