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新闻与传播研究》“《新莱茵报》的编译与研究”主题增刊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17 22:06:00 来源:社科院新闻所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strong>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再上新台阶

 

11月17日下午,以“《新莱茵报》的编译与研究”为主题的《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增刊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宣部新闻局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

《新莱茵报》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在德国科隆出版,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次完整实践。此前,《新莱茵报》十分之九的内容没有翻译成中文且几乎没有中国人根据原版进行过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为首的《新莱茵报》编译团队历经3年努力,取得了初步的编译研究成果。此次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增刊上首发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创刊号、第2号和终刊号(第301号)的完整中文翻译,以及3期报纸的版面示意图和研究《新莱茵报》的4篇论文。

姜辉在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常学常新,《新莱茵报》的编译与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新闻传播学院的部校共建、科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今天编译《新莱茵报》并进行研究,正是对历史和经典文献的再探索。期待学术界、教育界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办报实践中,挖掘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以此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助力我们当下迅疾发展的新闻传播事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指出《新莱茵报》的编译与出版很好体现了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和出版创新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出版与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唐绪军介绍了增刊编辑出版的情况。他说,37年前,新闻所首任所长安岗同志曾提出过倡议,建议把《新莱茵报》都翻译成中文,让全国新闻工作者都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编报、怎样写稿、怎样做评论工作的。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安岗同志的倡议有了初步结果。唐绪军认为,通过对《新莱茵报》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把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和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在新时代开辟新境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唐绪军

陈力丹介绍了编译情况。他说,编辑出版《新莱茵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新闻实践中唯一一次完全掌握了报纸的编辑权和实际经营权的新闻实践。但是,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学界把《新莱茵报》完整地翻译为本国文字。此次编译工作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仿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特别是第二版)的编译规格和样式,一些注释甚至比《全集》中文版还要全面和翔实;二是忠实再现报纸的版面原貌。《新莱茵报》的‘版面语言’,是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观的最直接的新闻实践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央媒体研究机构,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二十余位专家学者,《新莱茵报》编译团队代表、部分期刊主编等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会议。

与会代表们就《新莱茵报》的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方面要致敬经典,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特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中国当前新闻传播事业的解释力与指导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的新闻传播研究机构,组织此次《新莱茵报》编译的发布与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将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真正提升到学术化和国际化的高度。

会上,《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向中国记协国内部、在京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代表赠送了增刊。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