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上午,第十二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举行。本期论坛以“智能传播中的身体与感知”为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主任刘海龙教授主讲。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方勇教授主持了论坛。
刘海龙在第十二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主讲
刘海龙开场从“智能传播”的概念谈起,提供了对概念思考的四种角度,包括未来的传播形态、算法技术参与的传播、AI作为主体与人类的传播、智能中介的传播,也指出了智能传播研究中关系性、功能性、本体论等多样视角。在概念操作层面,刘海龙分享了对于智能传播量化研究的思考,如人际传播(计算机中介的传播)、AI辅助的人际传播(人主导)、人辅助的人际传播(AI主导)、人与AI间的传播,由此也可进一步细化交叉得到智能传播的系列研究角度。
结合团队的近期成果,刘海龙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能动性的实验探索。人工智能的身份自主性包括其是独立自主或是人工辅助,人工智能的语言主体性包括其语言表述的主观性或客观性维度。研究发现自主性AI被认为更可信,使用主动性语言的AI被认为更可信和更有好感,兼具自主性与主动性语言的AI被认为最可信、最有好感、交流质量最高,实验对象的AI素养中介了自主性、语言主观性造成的信任和交往质量评价的效果。其中,刘海龙强调了AI素养正在成为当下一项全新的重要课题。
方勇对主旨演讲内容进行回应
第十二期“新闻传播学·国所论坛”线下现场。
关于智能传播中的身体感知,刘海龙进一步抛出系列问题,供在座师友共同思考:AI与人的互动中是否需要一个身体界面,身体会增加AI互动中的好感吗,以人为中心的功能主义视角下AI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界面,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界面可能是什么样,智能是否仅仅是精神的,机器需要一个身体吗,等等。这些对于智能传播中身体问题的追问,引发了研究者对未来智能传播形态载体的思索与展望。
主旨演讲结束后,方勇再次对刘海龙莅临“国所论坛”表示感谢。他在回应中表示,身体是智能传播领域的关键要素,本次讲座对相关研究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阐述,系列问题值得研究人员持续关注与跟进。智能传播是未来新闻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期待能够就相关研究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所分享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发现都颇具价值,可供持续深入探讨。与会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讨论。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职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分师生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