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传媒转型中的互联网新特征与治理之道

作者: 刘瑞生 王有涛 发布时间:2012-09-11 11:42:44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强势的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格局中的一极重要力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强力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同时,互联网也引发了诸多前所未见的问题,激烈冲击着现有的社会秩序,互联网治理成为世界性难题。

  近一二年,具备全新传播特征的互联网其“双刃剑”功效尤其是负面效应进一步凸显,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态势下,对于正同步经历急剧社会转型和传媒转型的中国而言,如何趋利避害,降低互联网对于社会发展的风险,当务之急是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本国国情努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之道。

  一、传媒转型与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

  
互联网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甚至成为影响政治层面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在于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和革命性的传播功能。近一、二年,互联网全新的传播特征更为彰显。其全球化、全民化、融合化、移动化和社会化的传播方式进一步释放了互联网的传播能量,大众传媒在媒介属性传播功能方面发生了彻底的转型。

  1.全球化传播的最强势媒体

  在传播范围上,通过覆盖全球和无缝对接的互联网基本上已实现全球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尽管广播、电视通过广播网和电视网拓展了媒介的传播范围,但由于受到设施、网络标准和传播政策限制,它们实际上还都属于区域性媒体;而互联网则打破了多种传播壁垒。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当前全球每百人中网民数量超过30人,手机用户近80人,借助近乎覆盖全球的多种网络和丰富多样的传播形态,互联网在传播范围上基本上联通全球,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媒体。

  以微博为例,面向全球服务的Twitter已推出了多个语种语言,其全球2亿独立用户中则有70%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地区。此外,海内外的用户都可以使用新浪等微博登陆中国,新浪等四大门户的微博均拥有上百万的海外用户。全球化传播的互联网既给公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全民化传播的自主性媒体

  在传播主体和传受关系上,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传媒机构垄断的传播主体格局,极大突出了公民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网民不再是单向的接收信息,而是可以自主生产传播内容并传递信息,公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人,产生了所谓的“自媒体”。微博可谓把传播成本降到了极致,让用户可以跨网络,通过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多种终端和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进行表达。微博可谓最大化降低了用户的表达和技术门槛,进一步为全球每个人拥有“自媒体”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可能性。目前全球人口数量超过70亿,而互联网用户超过24亿,手机用户超过60亿,互联网成为全民化传播的自主性媒体,彻底颠覆了传播格局。

  3.融合化传播的全功能媒体

  互联网的席卷天下还在于它超强的融合性。备受热议的新媒体一般指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以电脑为终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第五媒体的移动网络(以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为终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电信网络增值服务等传播媒介形式)。实际上,在三网融合的促推下,不仅传统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开始出现融合,而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融合而产生或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如电子书、电子纸、数字报、IPTV等传播方式都出现了被互联网“整合收编”的现象,在这广义上,所有的新媒体都已“融”为网络媒体。

  4.移动化传播的无门槛媒体

  近几年,互联网移动化发展态势明显,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传统互联网。以手机为例,全球使用手机数量2010年末超过52亿个,到2011年底则增长至60亿。由于手机用户基数庞大,随着2G网络在全球的普及和3G乃至4G的快速推进,移动互联网发展将进入爆增期。与全球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晚、起点低但增速快。2008年我国手机上网用户为1.17亿,而到2011年12月则达到3.56亿,3年增长超过200%。目前我国手机用户达到10亿,

  此外,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有很大发展空间。2011年被称为全球智能手机“统治元年”。2012年02月,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首次超过PC机,智能手机对于移动网络终端大众市场的主导,将大大降低移动互联网的门槛,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移动时代。

  5.社会化传播的组织性媒体

  最令世人瞩目的是互联网还具备很强的社会组织和交往功能,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网络应用的崛起,不仅能为用户个人组建多媒体通讯社,为公民打造以个人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平台,还为公民和社会群体进行社会交往、社会动员甚至是组织社会行动提供了强大工具。

  以上五个传播特征充分表明,微博时代的互联网不仅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属性,而且大大突破了传统互联网和手机的传媒和通讯工具角色,成为了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并促引国家社会发生全面变革的社会化媒体。

  二、互联网治理成为世界性难题

  
1.网络安全是当前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具备强大的社会化传播功能的微博之所以能够开启一个新的政治时代,不仅在中国掀起网络问政热潮,亦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亚北非的“茉莉花革命”、英国“伦敦骚乱”、俄罗斯大选、印度等国家的恐怖主义行动中“大显身手”,急剧转型的新型传媒正在冲击着现有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

  互联网的挑战是多方位的。2010年以来,互联网在政治参与、组织动员、新闻传播、意识形态构建、舆论引导等领域引发了诸多“革命”性问题。正如美国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在《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一书中所言:“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 互联网主权、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借助互联网组织跨国的政治颠覆行动等问题日益显见,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遭遇互联网治理难题

  互联网的风险性不仅见于发展中国家,同样表现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洛杉矶时报》评出了2011年最重要的十大新闻,阿拉伯之春、欧洲债务危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领先优势不断发生变化、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运动分别居于前四位。

  2011年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巴林等中东北非国家先后爆发骚乱、战争冲突、甚至政局更迭,社交网络的作用引起西方的关注,也有西方政客认为找到了对付“不听话政权”的“利器”,不断向伊朗等网络管控比较严的国家施加压力,以网络自由为名义要求其开放互联网。但是没有料到,欧美国家一些不满社会和经济现状的人也开始利用社交网络乡政府“发难”,英国、德国、希腊等国均发生局部骚乱,美国更是出现了蔓延全球并延续至今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英美等国纷纷加强互联网治理以防范网络组织威胁社会稳定的活动。

  3.互联网治理没有现成模式,加强治理是共同趋势

  由于互联网是一种技术主导发展的新兴传媒形态,技术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法规的更新,所以无论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加强微博管理。尽管具体做法不同,但根据具体国情、社情强化互联网治理,不断提高互联网管理水平是全球共同趋势。

  4.互联网治理要超越传统媒体管理视角

  由于互联网的传媒属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以互联网治理一定要超越传统媒体的视角,特别要把握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表达自由权、公民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之间的平衡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国家都已经超越一般的传媒层面来加强互联网治理。 例如,2012年4月,在反思“伦敦骚乱”等由互联网、微博等新兴传播方式所引发的问题之后,英国政府认为原有的法律条款已经不能对新兴媒体进行有效监管,为适应反恐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英国政府将出台互联网监管法规。新的网络监管法规草案,将允许政府有关部门严格监管互联网,允许情报机构依法监听电话,了解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内容。尽管,法规草案被拥有“表达自由”传统的英国公众质疑,但英国政府仍表示法规对于调查严重犯罪、打击恐怖主义和保障社会安全方面的极端重要性。

  三、借鉴他国家经验,大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治理之道

  
1.积极迎接互联网的挑战,要从政治稳定和社会治理的高度重视互联网治理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传媒的发展水平可以说也落后西方国家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到今天中国新媒体发展与西方国家基本达到同步,仅用了二、三十年就缩小了百年差距,这种发展速度在新闻传播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在现代政治发展进程中,大众传媒始终是一种开放性风险因素,既有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但也有扩大政治参与而破坏政治稳定的功能,特别是在社会结构变化过快时,发展愈迅速、政治传播功能愈强,传媒带来的政治风险越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对于中国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挑战。

  当前中国处于特殊社会发展阶段,多种国内外力量把开放的互联网作为谋求利益的主要渠道,一些无序的表达和政治参与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诸多线上纠纷有演变为现实冲突的态势。尤其是,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来看,当前都是中国极其关键的时期。尤其是境外一些西方媒体大肆炮制“中国动荡年”、“中国崩溃论”,并不断叫嚣要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在中国推行“阿拉伯之春”,所以当前我们一定把互联网治理提升到政治稳定和社会治理的高度,通过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和治理水平来降低微博的政治风险,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

  2.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互联网空间,互联网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快,中国网络用户庞大,在互联网治理方面我国没有经验,也缺乏法规,治理难度大。尤其是中国互联网自开通以来主要采用用户匿名注册的方式,虽然给了网民极大的自由度,但也引发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为盛行,导致微博谣言、诽谤、攻击泛滥,甚至还存在网络非法结社、组织社会行动等问题,我国互联网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3.借鉴他国经验,大力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法规建设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攻击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在这方面,我们不必看其脸色。要看到,加强法规建设是世界趋势。特别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为了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我们一定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根据本国国情进一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法规体系。

  近年来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在加强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治理互联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针对互联网的法规性建设,二是完善防范互联网引发社会问题的其他相关法规。

  美国被认为是拥有互联网法律最多和最重视互联网管理的国家之一。除了名目繁多的互联网法规可直接用于微博管理,美国还很重视其他法规的完善。例如,由于微博等社交网络发动的“占领华尔街”影响很大,美国国会今年3月专门通过了一项旨在限定类似抗议行动的“H.R.347”的法案(2011年联邦改善限制性建筑和区域法案),被称为“反占领华尔街法”,尽管该法案严重侵犯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但仍在国会高票通过,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于微博引发现实政治行动的高度防范。

  在互联网治理方面,法律是最有力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尚缺少层级高、效力强的专门互联网法规,其他法律中相关互联网的条款修订和补充速度也比较慢,这对于法治国家依法管网来说是很不够的。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治理的立法问题,在互联网立法方面要提速甚至打破常规。

  4.互联网言论自由过度问题要治理,在实践中以多种方式完善实名制

  从各国的互联网管理来看,没有一个国家的互联网有绝对的言论自由。而目前中国的网络舆论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是自由不自由的问题,而是出现了自由严重过度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治理,要打击淫秽色情信息、侵权信息、政治攻击性言论和各类谣言,大力治理网络水军。

  据统计,2011年微博谣言数量比2010年增长了8倍多,这主要是由于微博发展快和匿名注册造成的。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于2011年12月16日正式公布施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我们要充分鼓励和提倡这种 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探索,在法规建设上还可以再大胆些。

  从《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实施情况来看,用户身份实名认证是有利于净化微博空间和促进微博健康发展的。立足长远,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网络实名制,当然也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实名制的操作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用户隐私泄漏和信息安全问题。在网络实名制方面,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也有韩国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中无法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拟取消实名措施的教训。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发达国家在以各种方式不断探索实名制。在美国,Twitter虽未实行实名注册,但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和谷歌新推出的“谷歌+”社交服务,都是实名制的严格执行者。2011年,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呼吁下,作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商务部将启动网络身份证战略。

  (此文为刘瑞生主持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重点课题“网络媒体管理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阶段性成果)

  (刘瑞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有涛:新浪网高级编辑。)

  本文发表于《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5期,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4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