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青少年蓝皮书发布会报告: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主体地位,加快完善网络生态环境建设

作者: 季为民 发布时间:2020-09-22 22:22:00 来源:

2020年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发布了题为《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主体地位,加快完善网络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报告。

报告提出,未成年人是互联网发展和运用中的重要主体。未成年人是网民的重要构成主体。截至2020年3月,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比例为23.2%,数量接近2.1亿。未成年人是网络服务的重要运用主体。未成年人已经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使用网络成为当代未成年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塑造未成年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塑着未成年人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报告呼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主体地位,整合法规制度、社会治理、教育规划、抚育理念和行业规范等各方面资源,为建设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网络生态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权利做出更务实的努力。

●基本特征●

报告用数据概括了未成年人网络运用基本特征:

网络生存成为当代未成年人的生活现实。99.2%的被调查者有过上网经历,显著高于64.5%的全国互联网总体普及率,城乡之间网络普及差距基本弥合;78%的未成年人10岁之前“触网”,初次触网年龄集中在6-10岁,上网年轻化成为趋势;超过85%的未成年人主要在家庭上网,超过80%未成年人主要依靠手机上网,智能手表、智能机器人普及程度逐渐提高;80%以上未成年人上学期间日均上网不足1小时,三分之一表示上学时间从不上网;乡镇和农村未成年人上网频率高于城市未成年人;娱乐、学习和社交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上网目的,音乐、游戏、在线学习、微信和视频分列最常用软件前五位,视频门户(63.2%)和短视频平台(62%)则是未成年人最常访问的网站。

在线学习是当前未成年人网络运用的重要活动。80%以上的未成年人参与各类网课,语文、数学、英语为最常见科目,艺术课程和乐高、编程等兴趣拓展学习也得到家长青睐;疫情期间,参与在线学习成为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日常活动,然而对网课效果的评价态度不一,有近半数(49.5%)未成年人认为网课的效果没有现实课堂好,认为线上教育效果更好的只有9.4%;疫情期间,传统媒体、市场化的新闻媒体和专业的新闻客户端成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未成年人认为这类信息平台谣言较少,值得信任;超过九成的未成年人支持和理解相关部门针对谣言采取管控措施。

中小学生网络运用存在差异。首先,年龄越小,触网越早,设备越多样。小学生10岁前接触网络比例比初中生高5%,智能手表和机器人的使用比例也更高。其次,上网时间随年龄提高而增长。以周末和节假日上网超过三小时样本为例,小学生仅5%左右,而初中生上升至16.1%,高中生群体接近30%。再次,社交意愿不断下降,表达能力有所增强。未成年人关注网络热点和网上社交较为谨慎,但随着学业提升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城乡未成年人网络运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城乡之间网络接入差异基本弥合。尽管乡镇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时间略晚于城市未成年人,但都已基本实现全民上网。农村未成年人网络依赖风险更高:农村未成年人上网时间更长,使用频率更高,运动不足、视力减退等问题更大,网络沉迷风险也随之升高。在网络安全上:乡镇未成年人的监管更少,风险更高。受到家庭和教育条件限制,乡镇未成年人的网络活动更少得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管引导,其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意愿和比例也略低于城市未成年人,因此乡镇未成年人也面临着更高的网络风险。而且,城乡之间的知识沟加深,引导难度加大。网络在塑造未成年人认知,拓展视野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由于城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尽管网络接入的“信息沟”弥合,但城乡未成年人网络运用习惯差异导致“知识沟”日渐加深,如不干预,未来随着这一差距继续拉大,对未成年人网络运用的正确引导的难度也更大。乡镇未成年人把更多的网络运用放在休闲、娱乐、社交等行为上,长此以往城乡之间的网络认知和运用能力的差距还可能越来越大。

未成年人媒介消费和使用特征显著。首先,抱着手机长大应用场景多元成为当代未成年人的重要特征。超过70%的未成年人将手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上网设备,缺少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手机陪伴”更明显。其次,丰富完善的网络生态,让未成年人将大量生活和学习需求通过手机来完成。休闲娱乐成为手机端最重要活动,时间不断增加,依赖程度加深。其次,网络文化产品消费呈现出个性化、趣味化、小众化的特点。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语言、行为和职业追求等方面均产生一定影响,未成年人以兴趣为纽带在社交平台上聚集成松散的兴趣团体,形成了兴趣朋友圈,催生出色彩多元的亚文化景观,商业机构的介入和推广,又为他们的文化消费带来商业色彩。再次,轻、浅、不理性也是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消费特征。热点转换迅速,追潮浅尝辄止,缺少对文化产品的深入理解,对流行趋势的追随也大多出于感性和冲动。在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逐潮现象进行监管引导时应持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

未成年人的网络社交相当谨慎和内敛。81.5%未成年人表示自己社交账号的好友多数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和网友进行深度交往的意愿也非常有限。相较于拓展人际关系,网络社交对未成年人来说主要是用于维系现实友谊。因此他们在网络上主动表达的意愿也并不强烈,多数为几天发布一次,可见未成年人更愿意做信息的消费者,而非发布者。

●报告发现●

报告发现,网络让当代未成年人实现了数字生存,然而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一些烦恼也相伴而来。参与调查未成年人平均网龄超过6.3年,中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平均年限达到4.87年,最长的达到15年。表现出鲜明的“数字化生存特征”。但数字化生存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运动不足、视力减退、阅读减少等问题,而各类不良信息则更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运用造成威胁。

报告还发现,互联网大大改变了未成年人对世界的认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速知识更新。互联网使知识获取更加便捷,改变了传统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方式,增强了未成年人独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容易接受理解网络新技术带来的新知识新事物。增加思考维度。未成年人前所未有地有机会接触海量的信息,虽然浅表、零碎,但更加多维立体,让未成年人的思维拥有更多的视角,也促进了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促进文化包容。网络的多元让未成年人对待新事物更加开放,网络为不同文化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当代未成年人更能适应多元网络文化,尤其是对网络亚文化会比成年人更宽容和易接纳。缩小代际差异。网络文化带有明显的后喻文化特征。互联网技术的传播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反哺成为日常景观。未成年人成为网络技能的“小老师”,有机会缩小网络使用的代际差距。

●存在问题●

报告认为,当前未成年人网络运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接入差距不断弥合,但城乡差异又有了新的演变。城乡间网络运用差异逐渐从接入差距的“信息沟”向运用能力的“知识沟”转化。而乡镇未成年人在娱乐休闲方面的网络运用时间更长,特别是留守儿童对网络依赖更深,致使他们在更易遭受不良信息侵扰的同时却更难获得有效指导。而城乡发展差异则可能让这一差异更加难以弥合。

2.在线学习普及度提高,但效果和评价存在不足。网络课程和在线学习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但未成年人对网络教育的评价却不高。态度两极分化,效果评价随年级提升而降低,网络教育带来的思考不足的学习习惯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等都值得深入关注。

3.网络体验智沉浸多元,但身心健康和沉迷成瘾等问题不容忽视。网络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带来的沉浸体验和丰富的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是视力和运动时间的损害,网络沉迷、不良信息、消费诱导以及各类软成瘾问题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家庭的监管引导不足,社会工作及支持力量欠缺让维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4.网络素养有所提高,但和现实需要相比仍显不足。虽然未成年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素养,但在网络表达和网络安全的自我保护和实践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学校网络素养教育的欠缺,以及各类网络运用和安全问题都现实出当前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现实需求相比存在明显不足。

●对策建议●

为改进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正视未成年人网络主体地位,弥合互联网运用深层差距。正视未成年人的网络主体地位和现实问题,统筹修订关于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法规、政策、制度,指导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网络服务。高度关注城乡未成年人在网络认知和网络运用方面的差距。可以有组织有辅导地增加乡镇未成年人在校上网时间,利用校园网络细化引导。增设适应乡镇农村环境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提升乡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水平。继续推进网络远程教育发展,持续开展送教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利用网络工具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弥合城乡未成年人在教育资源、知识学习方面的差距。

2.提升家长的数字抚育能力,建立线上线下良好家庭关系。首先,构建网上网下良好互动的家庭关系。网上家庭关系是现实的投射,培养良好家庭氛围,是确保网上家庭关系和睦的重要前提,特别对留守儿童而言,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避免网络依赖的重要保障。其次,建立良好网络习惯要从家长自身做起。家长首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一些年轻父母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无疑会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再次,正视后喻文化现象培育网络和谐氛围。关注未成年人对长辈“技术反哺”网络知识和运用的能力,家庭成员家加强网络运用技术问题交流,促进全家网络素养共同提高。最后,智能技术构建网络提供网络学习支持。通过社区、村镇为他们提供青年志愿服务等形式,向他们传授基本的网络应用知识,保障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更好地使用网络。

3.完善保护和纠正机制,倡导线上线下联动,共同预防应对网络沉迷和依赖成瘾等问题。明确网络沉迷成瘾问题的原因机理,加强线上和线下活动的联运,用替代活动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会纠治。设置线上时间限制、内容引导等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在算法语言和内容推送方面作出改进,减少不良信息的侵扰和网络成瘾的诱因。发挥各类青少年基层组织的作用,借助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关注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成瘾等问题,及时开展工作进行纠正,为未成年人网络运用提供组织服务。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填补家庭、学校和其他方面的空白,为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成瘾开展工作。各方应在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方面给予社会工作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提升社会工作能力,有效参与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

4.构建未成年人网络运用保护规制体系,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国家层面,完善保护未成年人互联网成长的有效法规体系,根据实际需要自定相应的政策规划,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统一行动。同时,政策工具的体系化和有效落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不断完善。社会层面,需要强化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保护的共识,形成全社会尊重未成年人上网权利的氛围。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工具,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用网的意识,落实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行动。教育层面,兼顾家庭和学校,重点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教育水平。在全社会推动网络素养教育,通过课堂学习、社会推广和在线呈现等多种方式,让未成年人和家长共同提升网络素养。企业和科研机构层面,落实社会责任,真正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投入资源、付诸行动。网络服务提供商做好信息安全保障,落实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不良信息的监管。鼓励更多研究机构开展监测,通过研究、坚持和评估,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用网提供智慧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