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唐绪军: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在中国社科大2020年开学典礼暨科教融合学院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作者: 唐绪军 发布时间:2020-09-30 19:00:00 来源:

尊敬的谢伏瞻院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在这样的场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

首先,我要向刚刚入学的2020级新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你们有幸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里,完成了一件确定的事——加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可喜可贺。

当然,今天举行的这个隆重的开学典礼,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欢迎你们,为你们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作一标示;更加重要的,是为了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发展史上一段新征程的开始树立起一块里程碑,借助于这块里程碑向世人宣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正式拉开了帷幕。

42年前,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它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党和国家对之给予了异常高度的关注。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作出筹备成立研究生院的决定;2月,发出招生公告;8月,党中央批复同意;10月,首届448位学生悉数报到,开学典礼和成立大会同时举行。紧锣密鼓的操作,创造了“先招生后建院,当年决定当年办学”的奇迹。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那是一个只争朝夕的时代,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

3年前,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教育部审批同意,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5月批准同意,8月正式挂牌,9月举行了成立大会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同样也是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今年7月,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办成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系调整暨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实施了以“大学与中国社科院发展融为一体”的科教融合改革。短短两个月,12个本硕博一体化的新学院宣告成立。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这个仪式,就是要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郑重承诺:我们要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办成中央放心、人民满意、学界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

同学们,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机,你们进入了一所好大学。你们也许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其就职演讲中说的。我们的这所大学,正是这样一所“不缺大师缺大楼”的大学。研究生院创办初期没有自己的校园,院部设在北师大,文学系借居北京市十一学校,哲学系借居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南亚系借居北京大学,新闻系借居人民日报社……就连开学典礼也是借用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剧场举办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我们虽然没有大楼,但是我们拥有一大批声名显赫、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比如胡乔木、马洪、胡绳、金岳霖、吕叔湘、许涤新、于光远、顾颉刚、刘大年、钱钟书,等等。在这些大师们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年轻学者从这里成长起来,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军人才。这是我们的骄傲。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很大的校园,仍然没有几幢像样的大楼,老一辈大师们的背影也渐行渐远,但是我们不缺的是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是他们传下来的精神,是他们留下来的风骨。这是我们这所大学的底气。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有高级专业人员1700多名,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同学们,这是你们成长的阶梯,是你们攀登的肩膀。

其实,一所大学有大楼和大师只是条件和手段,能不能用这些手段去追求它的目的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要能够培养出堪当大任的“大写的人”。我们校训的八个字:“笃学,慎思,明辨,尚行”,就是为了达至这一目的而确立的。“笃学”,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心无旁骛,矢志向学;“慎思”,就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消化吸取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积累的一切知识;“明辨”,就是要具有批判的思维和审视的眼光,分得清真假对错和是非优劣,决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尚行”,就是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把自己的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大写的人”,大学才真正配得上“大学”之名。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对于同学们来说,怎样才能成为这样“大写的人”呢?借此机会,我也想把我这一生的一点感悟分享给大家,也是八个字:“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这里有个故事。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人称“七七级”。我们那时候的读书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不记得在哪本书上读到了这句话,慎思之下,觉得很有道理,就把它抄写在我常用的一本英语词典的扉页上,底下署上了说这句话的人名:曾文正公。有一天,我的一位年长的同学看到了,问我,你知道“曾文正公”是谁吗?我说不知道。七七级大学生年龄差距很大,知识水平差距更大,我的这位同学大我11岁,入学前就当了多年的中学老师。他说,曾文正公就是曾国藩唉!当时,把我吓了一大跳。在我所受到的教育中,曾国藩是双手沾满太平天国起义军鲜血的刽子手。我赶紧把“曾文正公”几个字给涂抹掉了。

现在说起来好像是个笑话,也暴露了我历史知识的浅薄,但那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好在,现在我们已经不必惧怕读谁的书了。尽管对曾国藩的评价仍然众说纷纭,有赞有弹,但是我觉得他所说的这句话对立志做学问的人来说,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收获”是“耕耘”的结果,如果你一心只想着尽早收获,你就有可能不顾农时,不择手段,拔苗助长,你的收获肯定是靠不住的。只有顺时应季,老老实实从头做起、从点滴做起,深耕、播种、除草、施肥……一步一步地去做,尽管费时费力,但最终的收获一定是可以期待的。

同学们,今天对我们这所大学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希望你们既要有理想,又要脚踏实地;立志成才,但不要怕吃苦;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要多泡图书馆,多读纸质书。对于人文社科学者来说,青灯黄卷里孕育着思想的萌芽。当然,也要多多锻炼身体,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保障。如果机缘巧合,有了一见钟情的偶遇,也不妨谈谈恋爱。春天就该做春天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一代,既身逢盛世,又面临挑战,注定是大有作为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发出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进入了这样一所大学,你们应该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在时代的大潮中做一颗清澈的水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