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点推荐

 

季为民:从工业时代伦理哲学中寻求新灵感

作者: 《财经》|E法刘畅 发布时间:2020-12-08 22:44:00 来源:《财经》

“对算法的定义要有理性、客观的认识,算法的概念应当回归本真,从而科学理性地解决相关问题。人类社会需要不断反思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问题,并作出理性选择或决策,可以通过制定促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算法应用的发展方向,解决算法应用所衍生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在12月1日的“算法的治理与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研讨会上表示。

这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研究中心主办、《财经》E法协办。会上还发布了《算法的治理与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现场分享

季为民提出,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指令,是由计算机语言构成的复杂体系,是用系统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随着信息技术更新迭代,会有更多智能化的算法应用被开发出来,并在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中实现自我优化,这也使算法在信息内容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发挥越来越独特的作用。

季为民认为,随着算法技术的深入发展和相关领域的拓展,算法技术和信息传播结合日深,算法技术与其他新媒体技术和智能媒体技术不断融合,影响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发布和传播,给信息传播的业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算法应用也受到了质疑:平台利用算法推送的信息内容是不是公众想要的?一旦大众点击某类信息,平台是不是不再将其他信息推给公众了?如果平台强化某类信息的推送,会不会影响公众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并影响其生活或发展,换句话,算法是不是缩窄了公众的信息获取?

季为民认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十分有意义。他强调,技术是形塑信息业生产流程、条件的重要因素,算法推送的异军突起正重构着信息的生产与传播的流程。至少在内容的自动化生产、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平台媒体的聚合分发和多元呈现三个层面重构着新闻生产与传播业态。

“算法技术的进步给公众带来了全新的信息感受,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当自动化系统已发展到足够复杂的程度,在面对某些具体场景时就需要做出道德选择,而以往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还未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季为民指出,算法和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在不断强化人类的反思和警觉,推动了各国政府的决策规划,“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作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保障”,这都对信息伦理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命题。

季为民强调,新闻学界要借助理论工具推进信息媒介的算法伦理研究,从工业技术时代的伦理哲学思考中寻求新的研究灵感,结合算法技术搭建新的理论范式,搭建“技术批判与技术伦理”、“技术人工物道德主体地位辨析”、“工程师伦理”等算法伦理的研究框架。

季为民还总结了对算法问题的三点思考:一是应具备更广阔的跨学科视角,从计算机科学、伦理学、法学、哲学及新闻传播学等不同维度进行学术理论上的创新;二是应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将新技术对媒介环境和内容生产的重塑功能进行理性梳理,既不能漠视、也不能过度夸大技术的影响;三是密切跟踪算法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关注和应对新闻内容生产与分发前沿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信息伦理研究的学术品质和现实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