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媒体研究

 

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

作者: 杨斌艳 发布时间:2011-01-14 11:07:45 来源:
摘要:本文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样本,以2009年新闻网站的发展特点为主线,考察了2008年以来新闻网站的状况、特点,分析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文章采用综合描述结合典型案例的方式,对于新闻网站的整体情况和发展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浅析。

  关键词:新闻网站 新闻传播 问政 参政

  在我国,新闻网络媒体包括三类:综合类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和传统媒体的网络版。综合类新闻网站(本文简称“新闻网站”),即“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此类网站一般分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和其他新闻网站。

  此类网站特点主要有:1、重点新闻网站尤其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主力军,是国家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主打牌;2、重点新闻网站尤其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这些网站的领头羊、排头兵,实力强大、支持力度大、发展较好;3、其他新闻网站包括地方新闻网站,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借鉴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新闻网站是互联网世界的中国主流媒体。一方面,新闻网站在新闻宣传和坚持舆论导向方面延续传统主流媒体;另一方面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网络运营等方面又要依据新媒体的发展特点。

  一、新闻网站的历史和当前发展状况

  (一)新闻网站发展简史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以下阶段:

  1997年——2000年,初创并确立地位。以1997年元旦《人民日报》网络版开通为标志,到2000年5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确定了中国首批重点中央新闻网站。

  2001年——2005年,猛起直追,飞速发展。在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发展战略指导和资金、人力、政策等方面的大力资助下,新闻网站尤其是重点新闻网站获得了大发展。

  2006年——2007年,找到位置,走自己的路。经过5年的探索和总结,2006年国内基本形成了中央、省级、市级的三级新闻网站布局。

  2008年——今,新的开端。2008年以来中国大事频发,在对两会、南方雪灾、西藏暴乱、汶川地震、奥运会、神七发射、改革开放30周年、科学发展观学习等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成为新闻网站发展的催化剂和里程碑。因此,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网,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二)新闻网站整体状况

  新闻网站的发展水平与我国互联网整体的发展基本一致。总体上看,存在以下特点: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好于非重点新闻网站;中央级网站好于地方级网站;经济发达地区的网站好于经济落后地区。整体看,新闻网站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以下四个方面,有了大的突破和飞跃。

  1、版面、技术、内容全面升级

  十年来,新闻网站多次改版,调整前台显示页面,完善后台系统功能。现在每家网站一打开首先都是一个大的门户网站的气派,版式、美工、功能都比较完美。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和谐穿插,在视觉形象上,已经超越了几大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成为真正的中国新闻门户。

  在功能上,新闻网站实现了web2.0与Web1.0的有机结合,大量增加互动功能,开通博客、播客等网民自主创作区,在新闻的内容、形式、表现方法等各方面增加趣味性、娱乐性,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网民。

  网站的新闻发布做到了实时、现场直播、多种形式结合、原创、独特,网站设有自己的记者和采编队伍,新闻的采发可以脱离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独立完成,以一个新的独立的媒体面向公众。

  2、舆论、宣传、引导功日趋娴熟

  新闻网站在发挥互联网的传播功能和技术优势方面日臻成熟,在传播效果、舆论表达、群众动员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成为当前舆论引导、主题宣传的最主要力量。

  新闻网站集各种信息表现形式于一体,集各种传播功能于一身,提供多种使用的方便,满足个性化的习惯和要求,在舆论引导和宣传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各网站都逐渐树立平民化的形象,注意使用平等的视角,让人们更易接受和更愿意参与,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引导和宣传。

  3、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逐步成形

  新闻网站之间的雷同和众网一面一直困扰着网站的发展。现在各网站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不做大而全,做特色,十大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之间的差异已经比较明显。有通过优势表现形式区分的,比如央广和央视;有通过目标受众和宣传对象区分的,比如:国际在线、中青网;有通过专业内容进行区分的,比如:中国经济网;有通过已经形成的品牌栏目进行区分的。各地新闻网站也基本上以“本地化”为特色,致力于本地信息传播和服务本地人民,进行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众多开拓和创新。

  4、不断探索企业化体制改革

  新闻网站的体制改革还在摸索,这不仅关系到钱的问题,更关系到网站的用人、制度决定等发展方向问题。2005年千龙模式终结后,新闻网站基本还是维持半依附型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体制。

  随着新闻网站的逐步壮大,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来维持其运营和发展,这些钱现在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出,虽然一开始国家就鼓励新闻网站探索企业化、市场化的路子,大部分新闻网站也都挂上了企业的牌子,但是完全依靠自己创收维持运营养是存在诸多困难的。

  承办部分政府网站、官方网站,承接一些兄弟单位的网站建设,是现在新闻网站承担政府负担的一部分;新闻信息产品开发、网络调查报告产品、网络广告等也有少量收益;部分新闻网站也获得过一些风险投资,其他资本筹集方式也在酝酿之中。

  当前,虽然与商业门户网站的资金和机制存在差异,但是新闻网站的自主权还是大了很多,企业化探索也在不断深化。企业化改制,已箭在弦上。

  一个形象丰满的网站、一个叫得响的名字、一些有影响的栏目、一班敬业的人马、一个企业的牌子,是现在大部分新闻网站的素描。

  二、新闻网站发展新特点

  (一)问政参政 能量巨大

  1.历年两会报道

  2001年3月网络媒体第一次全面界入“两会”报道。一旦开始,即飞速发展。随后几年,新闻网站以两会报道为试验田,开辟了众多的“第一次”,两会报道已经成为新闻网站发力和角逐的要地,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各家网站发展状况和能力衡量的标尺。以下是新闻网站报道各界两会时比较重要的突破。

  2005年,新华网、人民网率先实现“两会”图文直播。

  2006年,新闻网站进行部分直播。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在“两会”期间联合推出“掌上两会”手机频道,为4亿手机用户了解“两会”。

  2007年,地方新闻网站加入两会报道。东方网、大江网、浙江在线、中国江苏网等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报道的队伍中,被当时的媒体称为“立体新闻套餐”。

  2008年,两会手机报特刊发行。新华网与中国移动携手制作两会手机报。当时中国手机用户突破6亿。

  2009年,首设网络访谈室,代表在访谈时直接接受和回答网民问题。为了报道两会国家级新媒体网站投入了大量精力,全方位出击,用足了所有最新的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推出了一系列的围绕两会的报道形式,可谓是全方位、立体化,其强大的交互性和内容聚合的爆炸式宣传效果使得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2、网络反腐

  通过互联网发动群众,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路在好几年前已经有雏形,并付出了一定的实践,比如各级检察院的网站都设立了举报的平台和信箱,虽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网络真正开始发挥反腐的作用却始于2009年。虽然网络反腐成功是各大网站,所有网络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新闻网站,尤其是人民网在这方面的大作为值得称道。

  2009年5月15日,人民网推出大型网络互动平台——反腐总动员,旨在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直接、便捷的反腐窗口。此平台的开通足以昭显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网络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动员方式在新时期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反腐已经成为执政党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成为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一种重要方式。

  3、推进官民网络互动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总书记总理与网民先后交流体现了中央领导人对互联网发展的重视,也带动了各级政府和官员的网络问政之风。

  官民的网络互动,是2009年新闻网站的一大特色。不少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通过答复网上留言,开设留言板、邮箱、博客,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等多种形式在网上了解民情、听取民意,网络听政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官员新的执政方式和理念。人民网开设有《中央领导人留言》、《部委领导留言板》、《地方领导留言板》、《新闻发言人》,为网友提供各级领导的名单、简历和直接网上留言方式,并进行留言量、回复量的排行。地方版为全国60多位书记省长,近千位副省、地市级党政正职官员,及1000多位县委书记分别开通专属留言页面,一个地方省委书记的留言量最多时可达近6000条。部委版为81位中央直属部级机构的部长提供留言专版。截至2009年10月底,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累计收到网友留言40多万条,36位书记省长,95位地市级领导干部公开发表回应,6000多个网友问题得到公开回复或处理,另外还有大量问题得到处理后,各地并未公开在人民网上回复。

  (二)动员社会 积极有效

  1、重大事件的组织和参与

  网站已经不仅仅成为信息传播的平台,更成为动员群众,组织活动的主体。这在重大社会事件中表现的尤为明显,2008年到2009年中国大事频发,很多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汶川地震、北京奥运、30年改革、60年国庆、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罕见冰雪灾害这些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大事,新闻网站不仅在新闻报道方面贡献巨大,而且在动员社会、发现和汇聚民意方面也开创众多。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和国庆报道最为典型。

  2009年国庆60年的报道可谓达到了一个高峰。在国庆的宣传报道中,具有新闻登载资质的近200家网站是报道的主力。2009年10月1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在天安门广场进行现场直播,仅新华网从10月1日0点至10月1日晚24点就播发中外文文字稿近6300余条、中英文图片6000余张、视频时长2100分钟。新华手机报的“大阅兵”号外,第一时间发送至4200万个手机用户。新华网全天网页浏览量达到5.96亿,参与新华网各种网上互动活动的网民超过2000万人次,流量峰值达到100G,约是平常的9倍。

  央视网在国庆当天,与中央电视台同步直播庆典活动,向国内外网民提供了11个频道的视频直播入口,当天页面浏览量达到5.03亿,在线同时观看人数达到262万人,手机电视访问量也创记录地达到691万。

  2.舆情监测

  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尤其值得一提。人民网舆情频道创办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依托人民日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龙头人民网建立国内首个舆情专业频道,意义重大。“舆情监测”不仅仅是一个网络频道,还包括了专业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和研究的机构“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舆情监测报告和《网络舆情》内部版。人民网舆情频道的推出,表明党中央和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态度,表明新闻网站的舆论监督不仅远远超越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而且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中国民主制度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三)弱势群体 得到关注

  单就当前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内容设置来看,基本上都在首页头部导航栏设置了相关的内容:比如:人民网有“农村”、中经网有“农业”、 新华网有“振兴东北网”、中广网有“民族网”、中国网有“中国工会、中国民族、公益中国”、央视网有“西藏、陕西”、中青网有“大学生村官之家、青年就业创业网”等。这里一些是新闻网站承建的专门网站,有的是他们的重要频道。这些专门网站和频道成为这些互联网上的弱势群体代言人和传声筒,为这些群体融入互联网世界提供了些许方便,也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关心他们。另外,新闻网站还承建了政府、党、公益机构等网站,这些网站也是对弱势群体关注和帮助的有利平台。

  除了建网站和开发制作内容,新闻网站还承担了不少互联网使用、网站建设等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建设网站,为需要人群捐赠机器设备等的服务,为西部等地区网站建设和互联网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音视频传播 飞跃发展

  2005起我国互联网音视频内容传播蓬勃发展,尽管各网站纷纷开设了播客等频道,进行个人音视频内容的搜集和传播,但是以三大台同年开通网络电台或网络电视最为震撼。2005年7月13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式开通多语种网络电台(此前已试播半年);2005年7月28日,中广网正式开通银河网络电台;2005年8月8日,中央电视台开通网络电视新闻频道、娱乐频道。这些网络电台、网络电视虽然依托于三大台以及其网站,但却是完全独立的,具有原创节目,具有主持人的全新的电台或电视台。

  1、以CCTV.Com为代表,借奥运大发展

  央视网视频传播的实质性突破始于2008年,为了通过互联网更好的传播和报道北京奥运,央视为此进行大量的投入和建设,奥运赛事期间,CCTV网络电视奥运台分28个大项直播全部比,视频直播、轮播、点播总时长达到2.4万个小时。

  2009年12月28日,由央视网承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www.cntv.cn正式开播,首期上线的内容包括首页、客户端、新闻台、体育台、综艺台、爱西柚(播客台)及爱布谷(搜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不单单是提供网络视频节目,更重要的是以“参与式电视体验”为产品理念,对传统电视节目资源进行再生产、再加工以及碎片化处理,并着力打造网络原创品牌节目,鼓励网友原创和分享。将用户体验、贴身定制,参与、互动、服务作为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目标和模式,是网络音视频发展的观念和实践的重大突破。

  央视网还计划将中央电视台现有的20个频道,包括750小时的播出节目实行实时的网络直播并提供点播、搜索、下载、互动评论等服务。并深度挖掘40万小时的历史库存节目,建立网上影像博物馆。

  建设网络视频节目生产基地和手机视频节目生产基地,为国家网络电视台提供定制化的原创节目,也是其计划之一。为了拓展资源,央视网还计划整合全国电视节目的资源,牵头建立“全国网络视频联盟”。将央视网的平台向各个省市电视台以及拥有合法社会资质的制作机构开放,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频道,打造自己的品牌。此外,央视网还鼓励网友上传视频内容,建设视频分享和互动平台。

  2、CNR、CRI音视频方面的发展

  自开通银河网络台以来,中广网在网络广播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中文正版音频资料库是中广网的特色。2006年11月,成立全国高校广播节目联盟,在网上展播联盟成员推荐的优秀自创广播节目。2008年9月,中国广播网推出全球首家24小时华语新闻广播站。2009年3月1日,中国广播联盟官网(http://cbu.cnr.cn/)正式开通,全国130家电台成为加盟成员,他们共享资源,提供丰富的网络广播原创节目。2009年11月11日,全球华语广播网网站(http://gcbc.cnr.cn)正式开通,目前已经有包括韩国放送公社国际台、台湾“中广”公司、台湾大众广播、香港电台、香港商台、越南之声、德国之声、俄罗斯之声等近40家海外华语广播机构加入了华语网,提供节目交流、节目下载、在线收听等服务。2009年3月中国广播网完成了第八次大规模改版,新增了“央广手机台”,着力打造“手机电视的视频语音门户”。

  虽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世界、传播中国”,但是其网站CRIOnline却开拓了不少国内互联网的品牌节目。以国际在线2009年12月21日新开通的怀旧金曲网络电台(CRI Oldies Online)为例。此网络电台的前身是其网站的怀旧金曲频道,由于影响越来越大而独立出来的。此次改版的特色之一是,与百度、开心网、QQ等10个热门网站(还包括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合作,在这些网站或设置插件或频道首页设置播放器,推广自己的节目。网民在10多个网站可以直接收听此网络电台的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同时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合作,开辟联通和移动用户专区,为手机用户提供实时新闻信息、播客影片观赏、原创短剧剧场、数字音乐下载、地方卫视直播、特色节目播出等信息服务。

  原创内容一直是困扰国内网络音视频发展的瓶颈,三大台及北京广播电台、上海文广集团等众多地方电台、电视台的网站为互联网输送大量的原创音视频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很多是独立于其依附的电台、电视台的新制作的节目,极大的丰富了互联网音视频传播,也是新闻网站差异化、专业化发展的好路子。

  (五)技术跟进 快速主动

  以前提起新闻网站,技术上的落后已经成为不争事实。然而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新闻网站也走在了技术应用的前列。2008年起各网站几乎都经历了大的改版,主要就是融入和突出WEB2.0技术,“参与式结构”、互动、贡献、分享已经成为各网站当前的基本构架和设计思路。个性化定制、个性化搜索、个性化应用在各新闻网站的改版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文字、图片、音视频,直播、点播、订阅,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这些内容和服务的制作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新闻网站现在不仅好看、好用,而且爱看什么看什么,爱怎么看就怎么看。

  多语种版本的建设也是近年来新闻网站建设的亮点之一。比如:人民网拥有中文(简、繁体)、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彝文、壮文和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等14种语言15种版本;新华网使用6种语言,每天24小时滚动发稿;中国网提供10个语种11个版本对外发布;央视网拥有7种版本;中经网有4种版本。不同语言版本不仅是编辑制作工作的增加,更是技术支持的结果。

  海量内容的提供,必须配合好的搜索技术,才能方便和有效使用。新闻网站近几年在搜索技术上也进行了众多的探索。2008年12月新华网推出了多语种、多媒体、多站点的全方位新闻搜索系统“新华搜索”。 打开新华网“新华搜索”(简称“新搜”)系统,只要输入检索词,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音频,都可便捷地查询到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等各语种的相关新闻。新搜与目前最先进的搜索引擎速度相当,对重要网站的信息可达到分钟级搜索更新。具有检索词自动联想、热点新闻自动聚合等智能化功能,提供更准确的搜索结果。中广网等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音视频内容的检索和定位。

  近些年,新闻网站通过引进人才、技术培训、合作研发等各种方式,积极提升网站技术,新闻网站业内也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技术论坛、研讨会等主动跟进和探索新技术,这些在网站的服务提供、信息发布、页面设计等各方面都有所体现。

  (六)经营管理初见成效

  尽管早在2000年新闻网站就进行过企业化探索和试验,比如:北京市重点新闻网站千龙网,2000年5月建成时,就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广播电视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共同投资组建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按照纯商业化的模式运作,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新闻网站完全独立的商业化运作体制似乎也没有给新闻网站的运营带来生机和活力,2005年8月,千龙网被北青报收购。2003年新闻网站体制改革被列入“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新华网、人民网与东方网被列为试点单位,近些年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一直是网站探索的重要方向,多位领导在多次会议上都强调了推进新闻网站改制的决心。2009年12月,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3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东方网、千龙网、北方网等7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被列为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单位。同时出台的《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转企改制的线路图和时间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2009年曾公开表示,新闻网站要全部转企改制。因此,转企改制将很可能决定新闻网站的走向,是新闻网站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革之一。

  三、结语

  
新闻网站近两年的飞速发展,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网络媒体发展的缩影和个案。这些主要依赖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国家对网络发展的极度重视。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成绩我们可以有些欣慰,但是新闻网站发展中的难处和困惑也非常的多,地方各级新闻网站的发展更是有众多不尽人意的方面。

  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重点新闻网站的传播实力近年来尽管有了很大提升,但就其影响力而言,根本无法与人民日报、新华社、CCTV等主流媒体在传统媒体格局中的绝对主流地位相比。从广义的新闻信息传播角度看,新闻网站在互联网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用户量、网页浏览量以及影响广度方面,要落后于门户网站和商业网站。作为吸引网民的重要手段,新闻是门户网站和一些商业网站重点打造的服务,由于这些网站入手早、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手段先进、运作灵活,这些网站新闻频道的影响广度在新闻网站之上。在即将开始的新闻网站企业化全面改制过程中,如何独立运营维持和发展,如何进一步增加传播实力,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是新闻网站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The Current Status of News Websites in China

  Yang Binyan

  Abstract:This report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News Websites in China.The author took Central Focus News Websites as samples, and studied their developments in 2009. General actualities and representative cases were combined, the author conclud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News Websites since from 2008.

  Key Words: News Websites; Central Focus News Websites;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