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2007年

 

2006年全国新闻宣传工作综述

作者: 黄强 发布时间:2010-09-21 14:29:00 来源:
2006年,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认真落实“三贴近”原则,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健全完善调控机制,巩固拓展舆论阵地,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很好地发挥了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为促进改进改革发展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面宣传形成强势。
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新闻宣传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水平的根本要求。2006年,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增强正面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体现新闻报道规律性、创造性,使正面舆论形成强势。
1. 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有力地服务了全党全国工作大局。2006年,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重大主题宣传声势大、力度强、效果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进一步深入。结合《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及时报道干部群众学习《江泽民文选》的认识和体会,宣传他们联系实际、研读原著、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刊播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辅导报告,帮助干部群众学懂弄通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深入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结合农村实际,大力宣传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及时报道教育活动进展,总结推广教育活动取得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动教育活动不断深入。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浓墨重彩。该系列宣传分为3个阶段,分别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典型宣传为载体,围绕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自主创新型企业、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安全生产、就业再就业工作、社会保障工作等重点, 12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深入采访,中央主要新闻网站、都市类媒体配合报道,各省(区、市)党报、电台、电视台和重点新闻网站加强联动,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进一步营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浓厚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宣传基调鲜明。深入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大意义,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要举措,宣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宣传扎实开展。从2月起,各新闻单位开设《建设新农村》专栏,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建设新农村的好做法、好经验;5月中旬,建设新农村中央新闻采访团分赴全国各地深入采访,展开对新农村建设的大规模集中报道;7、8月份,中央主要媒体刊播部委领导访谈,介绍建设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进展;9月10日起,中央主要媒体在《建设新农村》专栏中统一推出政策解读系列文章,以多种形式反映各地贯彻新农村建设部署和要求的进展和实效,继续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宣传,整个宣传报道不断走向深入。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宣传逐步推进。从2006年年初开始,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宣传,以群众日常生活小事为切入点,褒扬美好,鞭挞丑恶。深入宣传“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推动兴起网络文明新风。3月份,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掌握和理解“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使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6月份至12月份,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等7个专题,对各地各部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等进行集中报道,努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成就宣传鼓舞人心、振奋士气。开设《经典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专栏,通过建设者、经历者、参与者的生动访谈,以人说事,以小见大,集中宣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成就。“回顾‘十五’、展望‘十一五’”宣传全面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首次对宣传思想战线改革发展的成就进行了系统宣传。
2. 统筹组织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报道,宣传光辉历史,展示良好形象。200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新闻媒体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相关宣传报道,气氛浓重热烈,社会各界反响积极。
精心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活动宣传。大力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功绩,宣传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宣传“七一”前后中央组织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大会报道,推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典型,宣传报道有声势、有力度。
认真做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整个宣传分3个阶段进行,从8月1日启动至10月底结束,各媒体广泛宣传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长征在中国革命史和我军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入报道“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组织中央主要媒体直播报道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和《长征颂》大型演唱会盛况。开设《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专栏,推出长征系列报道,再现长征历史事件、经典战役战斗,阐明新时期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重大意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此外,认真组织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三下乡”、全国“两会”、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报道,组织开展“中俄国家年”、第100届广交会、第六届亚冬会、东盟博览会等重大双边多边活动报道。
3. 改进提高典型宣传,普通劳动者更多地成为报道主体,教育引导、激励鼓舞的氛围更加浓厚。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报道了一大批体现鲜明时代精神和优良传统美德、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先进人物。
突出宣传基层典型。新闻媒体把镜头、话筒更多地对准群众,把版面、时段更多地留给群众,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使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成为宣传的主角,推出了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先进代表。中央新闻单位2006年4月中旬联合推出《劳动者之歌》专栏,让一个个普通劳动者走上媒体的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报道了30年守护孤岛灯塔的养护工苏贵聪、26年如一日单身徒步巡道15公里的铁路巡道工刘学臣、20年在百米塔尖作业的塔吊司机侯仕光、23年如一日送电影下乡的乡村放映员王凤远等152位普通劳动者。
深入挖掘时代精神。每个典型都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典型宣传必须在社会大背景下找准切入点和侧重点,充分挖掘典型身上能体现时代精神的闪光点,以此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推出“蓝领专家”孔祥瑞等做出不凡业绩的一线工人典型,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我国产业工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互帮互爱的团队精神。大力宣传普通工人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新型价值观,让劳动者得到了尊重,让奉献者受到了鼓舞。推出歌手丛飞等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坚强意志品质的当代青年典型,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自立自强的坚韧品格、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扶贫助弱的拳拳爱心、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大力宣传这些青年楷模的高尚情操,充分展示“关爱互助、无私奉献”的道德观念,触动了社会敏感的神经,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大力宣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推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先进典型,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全力办好品牌专栏。发挥《时代先锋》品牌专栏的强大社会影响力,重点推出王乐义、林秀贞等一批农村基层党员先进典型,突出宣传一生坚守三尺讲台的高校园丁孟二冬、情系患者的军医华益慰、援藏交通干部陈刚毅、独臂英雄丁晓兵、“草帽书记”黄成模等一批基层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风貌。在中央主要媒体开辟《劳动者之歌》专栏,专门报道普通人物的平凡事迹和寻常故事,这是新闻媒体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具体体现,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大型党史人物专栏《永远的丰碑》自2005年2月份推出以来,已经报道了近500位(组)党史人物,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把握热点、讲究艺术,舆论引导积极稳妥。
2006年重大突发事件多,潜在热点多。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报道权威信息,争取舆论引导“第一落点”,为事态的平息和问题的解决营造良好氛围,确保了社会舆论平稳有序,国际舆论总体于我有利。
1. 加强对有关改革争论的舆论引导。针对思想理论领域围绕改革中的问题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发生的争论,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充分认识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坚持改革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努力廓清社会上存在的模糊和错误认识。6月份,各媒体刊发钟轩理文章《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对引导社会舆论起到积极作用。
2. 加强对涉及党和政府重要工作内容的舆论引导。认真做好地方党委换届工作和全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活动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三峡移民精神,宣传移民安置工作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引导广大移民充分认识移民政策,正确处理移民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围绕《信访条例》实施一周年,深入阐释有关信访政策,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的措施和进展,报道甘肃、河北、北京等省市信访工作经验,报道群众依法信访、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觉维护信访工作秩序的情况。
3. 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及涉及百姓利益事件的舆论引导。针对多个省市遭受台风袭击、洪涝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积极开展防灾救灾抗灾宣传报道,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对灾区群众的关怀,宣传各地各部门防灾抗灾救灾的有效举措、干部群众抗灾抢险的先进事迹,宣传灾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情况和社会各界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帮助,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尚,形成关心灾区、帮助灾区的良好舆论氛围。针对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车间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跟踪反映事态发展,充分报道有关部门采取的解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积极举措,得到了群众理解,维护了社会稳定;及时报道中俄两国妥善处置此事的一系列措施,维护了两国正常关系。加强对“齐二药”假药事件、“欣弗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SK-Ⅱ化妆品被查出含有违禁成份事件等社会热点的舆论引导,及时报道有关部门为妥善处置问题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和有效措施,促进了问题解决,维护了群众利益。
4. 稳妥把握涉台舆论引导工作。针对陈水扁当局的“终统”行径及一系列推行“法理台独”的错误言行,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积极宣传大陆惠及台湾同胞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团结争取岛内民心,营造两岸和平发展的舆论氛围。
5. 积极做好涉外舆论引导工作。2006年10月,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进行核试验,各新闻媒体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准则,准确报道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及时报道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相关报道旗帜鲜明、基调准确、冷静客观、把握适度,配合了我外交大局。针对“中国威胁论”及日本右翼势力一系列挑衅行为,及时表明我政府立场,有力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维护了国家利益。
三、巩固主阵地、拓展新领域,构建新闻宣传新格局。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对推进新闻媒体建设、加大对重点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办好新闻网站、发展新兴传播载体等作出了明确部署。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按照《规划纲要》,适应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不断巩固拓展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主阵地,积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传媒形态,抢占舆论宣传制高点,扩大正面宣传覆盖面,构建舆论阵地新格局。
推进党报党刊发行和零售,不断壮大主流媒体实力。继续加大对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落实中央财政对重点党报党刊财政资助政策,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成为拥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竞争力的强势媒体。改进中央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大力推进党报进报刊亭零售、进高校学生宿舍。9月份,中宣部在天津召开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暨党报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研讨总结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体制改革经验,交流推广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扩大党报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做法,进一步推动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有效运用新兴传播渠道。认真落实刘云山同志2005年11月和2006年5月在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办出特色的总体要求,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创造良好条件。首次将网络新闻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人民网的网络评论《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新华网的网络专题《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等荣获一等奖,对提高网络新闻公信力、推动新闻网站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适应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接受信息习惯的改变,组织主要新闻网站参与“两会”报道、重大宣传战役、重大典型宣传,更好地将新兴传播载体运用于正面宣传。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联合建设的“掌上天下”无线互联网站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吸引了更多手机用户访问,努力在无线互联网新闻竞争中占据主动。加强对新型传播方式的研究,深入认识和掌握互联网舆论宣传规律,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四、加强培训、夯实基础,全面推进新闻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2006年,新闻战线继续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解决突出问题、树立良好形象、切实改进工作上下功夫。同时健全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形成覆盖面更广、工作方式更多样、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新闻队伍建设局面。
1. 加强专题培训研讨。4月份,中宣部、中国记协和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中央主要媒体子报子刊及各地主要晚报、都市类、财经类报刊负责同志等,围绕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媒体社会责任进行研讨。7月份,中宣部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省级党报、电台、电视台负责同志,围绕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行专题研讨。9月份,中宣部、中央外宣办联合召开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研讨会,总结国际新闻报道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国际新闻报道面临的情况和问题,强调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准则,明确了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根本任务和具体要求。12月份,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举办新闻媒体落实“三贴近”研讨班,围绕新闻媒体如何进一步落实“三贴近”原则,巩固主流舆论阵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行专题探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省级党报、电台电视台等负责同志参加。通过这些培训研讨,在新闻媒体负责同志层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 加强“四个一批”新闻人才培养。组织新闻界“四个一批”人才赴国内外进行专题学习考察,组织中央新闻单位业务骨干到地方基层挂职锻炼,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做好第二批“四个一批”新闻人才选拔培养工作,资助“四个一批”重大研究课题,推动“四个一批”新闻人才发挥主力作用,更好地为新闻宣传工作服务。
3.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巡回报告活动。2006年上半年,中宣部汇同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新闻界专家学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在中央新闻单位和北京等9省市高校新闻院系、新闻单位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巡回报告活动,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政治家办报的基本内涵,讲述坚守新闻工作者社会职责、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的亲身实践,进一步打牢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后备人才的思想基础。2006年下半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赴高校系列讲座,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的看,2006年新闻宣传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很好地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巩固和发展了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