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研究

 

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一瞥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9-10 15:45:00 来源:张咏华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每面两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当年11月2日起在世界上率先定期进行电视播出。在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方面,根据英国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者、Napier大学的Rob Melville教授提供的信息,伦敦大学曾率先于1919–1939 年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 大学(1971年),随后是伦敦城市大学(1976年);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可以看出,从1940年至1970年这方面的教育似乎陷于中断。严格说来,新闻学教育在英国虽有伦敦大学尝试在先,但相当长时间内只能算是该校的独特行为而并未在英国普及开来。也许是由于这一原因,网上共享的Wikipedia百科全书提供的资料,称在英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在英国,不少学者和大学师生更习惯于用使媒介研究教育一说,用“media studies programs”来指称这一领域的学位教育点)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时是从英文和文学批评专业发展出来的。英国最早进行该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的是理工学院或其他学院,而不是地位早已确立的著名综合性大学(但创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是明显的例外)。尽管同1908年即诞生了第一家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美国相比,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且中间似有过中断,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为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英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初步调查概述

  为了了解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我们乘去英国出席传播学领域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之便,对英国一些著名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有关资料,并向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传播与媒介研究所主任科林·斯帕克斯(Colin Sparks)博士,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Goldsmiths)学院媒介与传播系教授、国际知名的英国文化与传播学者詹姆士·柯伦(James Curran)博士和该系该系主管新闻学教学(实践型的传媒教学)的高级讲师安吉拉·菲利普斯(Angela Phillips)女士以及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约翰·霍尔姆伍德(John Holmwood)博士进行了访谈。回沪后,笔者又同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雨果•德伯格(Hugo de Burgh)教授、辛欣女士、Maria Way女士,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裴凯瑞(Chris Berry)教授、Richard Smith博士,英国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者、Napier大学的Rob Melville教授等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向他们进行了咨询并核实了数据。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是英国进行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著名院系之一,建系于1983年,著名学者詹姆士·柯伦是其创始人。在该系建立前,该学院视觉艺术室就曾展开视觉传播教学。媒介与传播系建系后,最初提供的是传播与社会学和传播与教育学的学位教育,1985年起开始进行媒介与传播学学位教育,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招收媒介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形成层次齐全的教学格局,有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有本科生471名,硕士研究生209名,博士生57名。该系的教学与研究在英国的有关评估中均甚得好评。在2001年12月英国对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估中,其研究能力被评为5星级(最高级),这在英国新闻与传播院系中是屈指可数的。(英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这种评估,每6~7年进行一次,下一次的评估预定在2008 年举行。)在近年来的英国高校教学评估中,它得分为也很高,为22(满分为24)。

  威斯敏斯特大学是英国较早开展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高校之一。该校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教学,70年代起即开始进行该学科领域的学位教育。 其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35名全职教工,另有约100名兼职教职员工;全院本科生约500人,硕士生约250人,博士生约50人。该院的本科新闻学专业和公共关系学专业最近3年在《卫报》对于高校媒介教育的调查中位居榜首。

  英国著名高校伯明翰大学是英国传播学研究文化学派的发源地,其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曾以其出色的研究而令学术界刮目相看,中心的首任主任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和接任主任的霍尔(Stuart Hall)均是在文化与传播学研究中很有建树的国际知名学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的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也为其作出了许多理论上的贡献。尽管由于一些具体的原因,目前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已解散,但该校的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与教学并未停止。在该校,从事这一领域的教学的,是社会科学学院的社会学系。在英国,该系的质量得到充分肯定。在英国《卫报》新近公布的排名榜中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在社会学领域排名第八;其社会学专业本科教育排名第四,传播学教育排名第二。其在“媒介、文化与社会”领域的教学,层次齐全。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该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哲学硕士点(A型)和(B)型属于可申请连读博士的学位点,成功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可当作攻读博士的第一阶段(可以申请连读博士)。

  

  在英国,大量高校都设立了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学位点(开展新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有72家),其中包括还有利兹大学、拉夫堡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许多综合性大学。

  本科阶段强调培养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突出深入主攻方向

  综合获自访谈、现场观察以及相关小册子的资料,我们发现这几所高校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虽各有其特点,但其共同点之一,即都主张本科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研究生阶段则突出深入主攻方向。因此,在本科阶段,除了国际媒介专业方向是以理论为导向的外,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 在其余各专业方向的学士学位点中“既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维,也教授学生一系列从事媒介工作的核心技术。”[2] 这些核心技术主要是采集信息、进行采访的技巧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技巧。此外,该系也非常重视让学生了解传媒法和新闻传播道德。而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该系的7个属于新闻学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育的硕士学位点,“图像与传播”、“新闻学”、“纪录片”、“广播”、“剧本编剧”、“电视新闻学”和“故事片”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点,则侧重于强化不同类别的传媒技能训练(当然也将硕士点项目置于一定的理论旷架之中)。它们如其各自的名称所显示的那样,各自深入到各个具体的媒介实务领域,进行强化训练。其课程设置,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媒介实务能力及创造力和对媒介工作的分析能力。在课程学习阶段,该系属于新闻学或广义的操作性传媒教育的学位点/专业方向对待学生的要求,除了课程学习外,均还要求有“代表作选辑”(portfolio)。以该系新闻学硕士点为例,它要求硕士生每人递交3篇新闻特写,除了个人作品外,硕士生还需递交小组作品项目成果(杂志文章)。“数字化媒介”和“媒介和传播研究”这两个传播学领域的专业方向,前者围绕关于“新”媒体的种种争论点展开研究,挑战技术决定论和对于视觉传播前景的过于乐观的观点,强调媒介技术应用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后者则以跨学科的方式分析研究现代社会、文化与媒介,将对于传媒理论的强化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相关研究相结合。该系的“媒介与传播专业研究型硕士点”(MRes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媒介与传播专业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点(可连读,也可选择获媒介与传播专业哲学硕士学位后不再读博)的学生,研究广泛的媒介和传播领域,从中选择课题,深入进行专项研究。

  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大众)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教学,“重点在于将文化学研究同媒介研究研究结合起来”,核心在于“以传播学作为起点去理解社会的权力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型式(cultural patterns)”。 [3] 而这也正是英国同美国在(大众)传播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主要区别所在。科伦教授评论说,“美国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倾向于从效果方面考察传播,将之视为社会中相互分离的、个别的影响之源,而在英国,(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则倾向于将传媒视为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的反映,从媒介在揭示社会本质方面考察媒介。” [4] 因此,该校研究生的专项研究,可以从媒介与社会和文化的联系的广阔范畴中,进行选择。在科伦教授看来,美国的传媒研究倾向于聚焦于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英国的传媒研究是同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两个国家的媒介研究,在聚焦点和框架方面是不同的。这种区别,当然也在该领域的教育中反映出来:美国在传播学研究中主要使用实证的方法,美国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教育强调实证的方法训练;而英国较为重视思辨式的研究方法,英国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教育重视理性分析训练。但是,他认为美、英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与研究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他认为应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5] 使之优势互补。

  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要求“本科生必须学习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类型的课程,大约各占50%的比例,”而在硕士生层面则“有所侧重”(但也并非可以全然不学理论)。[6] 该校的新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型课程,同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一样,也重视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核心技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这些核心技巧后,再进入按媒介种类(印刷、广电和因特网)划分的选修课程的学习。其公共关系学专业本科,内容既覆盖公共关系实践的各个方面,又包含对于公关行业的理性评判分析,考察公关行业及其在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同媒介的关系。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依然关注理论与实践、媒介分析与媒介实务相结合,但突出主攻方向。例如,新闻学研究专业方向的核心,是学习专业新闻实践和研究分析英国和欧洲的受众、媒介机构、历史与文化,但重在深入印刷媒介或广电媒介的专门领域的专业化学习。又如,公共传播与公共关系学专业方向,包含实践和理论两个部分的内容,但尤其服务于为学生进入公共传播和公共关系行业作准备,帮助学生拓宽、提高和更新这些领域的实践技巧。

  伯明翰大学社会学系的媒介、文化与社会专业,因其学校的性质及该校在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中的传统,定位成“并非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媒体”。 [7] 这决定了它同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及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在传播学科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