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研究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 张昆  发布时间:2010-09-10 21:50:00 来源:传媒学术网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武汉大学新闻系。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加强基础、注意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的基本理念,以培养最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其新闻实务教育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实践的安排及研究方向的确定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新世纪之交,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的传播科技的突破及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实现,新闻实务教育将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因应时势,新闻实服教育必须进行更大的调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同时调整学术研究的重点,以保证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一、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之概况

  中国的新闻实务教育,如同中国的新闻事业,起步虽晚,发展却很快。尤其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新闻实务教育不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至1995年,已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新闻院系专业。新闻实务教育的发展,不但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互为表里,而且在总体上与中国改革的具体过程相一致。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可以说是80年代以中国新闻实务教育的基本景观。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新闻实务教育,从而推进两岸及香港新闻实务教育的比较研究,本人打算借此次学术研讨会,就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实务教育的具体情形,进行扼要分析,以求教于在座各位专家。

  一、历史与前瞻

  武汉大学新闻实务教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是年春,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内开始筹建新闻学专业。翌年夏,一部分中文专业学生转到新闻专业,同时还正式招收了一届学生,但在1976年,新闻专业停办,其学生和师资重于中文专业,新闻实务教育的历史于是中断。

  1993年9月,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决定重开新闻实务教育,命吴高福教授负责(于中文系之外)筹建独立的新闻学系。第二年秋季新闻学系正式招收新闻学专业本科生。1985年又增设了第二个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1986年成立武汉大学新闻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为老报人、原陕西社会科学院院长何微教授。同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新闻系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正式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初步形成了教学、研究两个中心的办学格局。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大学新闻系增设了广告学专业。同年为顺应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推进台港澳地区新闻传媒的研究,成立了武汉大学台湾澳新闻研究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在高等院校中设立的专门从事台港澳新闻研究的科研机构。

  1995年6月,武汉大学新闻学系正式升格扩编为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播电视新闻系、广告学系、新闻学研究所和台港澳新闻研究中心五个教学科研机构,还有新闻实验中心与新闻资料馆两个辅助机构。拥有教职工近60人。教员中约60%集中在新闻学系,除本科生、第二学位生(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外,还收插班生、留学生、大专生,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基本。十二年来,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已累计向社会输送硕士研究生41名,本科生412名,第二学位生和插班生153名,大专生1100余名。目前在校模式生33名、本科生282名、第二学位生和插班生38名。尤其是硕士研生教育发展迅速,由原来的每年招收一名到目前每届招收15名,是中国大陆三所招生规模最大的新闻院系之一。

  在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下属的五个教学科研机构中,最大的是新闻学系,作为新闻学院主体,其存在的历史最久。新闻学院实际是在新闻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闻学系现有专职教员22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3名。下设新闻史论、新闻实务及传播学三个教学研究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和台湾澳新闻传播。研究成果的发表,主要集中于不定期出版的《新文学探求录》。目前,新闻学院系准备于新闻学专业之外,再办一个国际新闻专业,并把已有的摄影专业方向发展为摄影专业,形成一系三专业的格局。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在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学生培养诸方面大体上已形成了传统,突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为三:其一是基础厚实。视野开阔。武汉大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基本上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跟院系选修课程,教师亦可利用学校丰富的图画情报资料,及与其它学科、专业教师的该六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设置、专业教学方面,显得比较厚实,视野亦较开阔。其二,注重理论研究、实务教学与新闻实践的关联。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以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为主,以纯学术的理论问题为辅;在专业教学上,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实习时间。其三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方针,加强同海内外新闻教育界和国内新闻界的交流。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在美国、台湾、香港及国内新闻界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请主要兼职教授给师生讲课或举办学术讲座:同时,还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及台湾和香港等地派出自己的访问学者,或者接派遣教员去国内主要新闻单位实习。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新闻传播事业大发展,社会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而且更区多样化,这一客观轻视必将推动新闻教育事业,踏上一个新的台阶。根据武汉大学制订的近期规划,在未来五年内,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将向大传播方向发展,在现有三系3个专业的基础上,增办一个国际新闻专业,同时设立摄影和新闻事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教职工由目前的50多人增至70人左右;每年招生数量,本科生120名左右(含插班生、第二学位生)、硕士研究生20—25人左右,在校生规模稳定在500人左右;在学科建设上,将适应传播科技和对外学术交流发展的新情势,全面地修订、补充、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更新目前的圈套教材,增加投入更新现有教学试验设备;在学术研究方面,除已有的中外新闻史、新闻实务、新闻理论外,将集中力量于传播学的中国化问题、台港澳新闻及两岸新闻交流问题和广告与广播电视文化诸问题的研究,推出一批具有独到见解的研究成果。

  二、理念与目标

  任何一项社会事业,任何一种社会活动,其盛衰荣枯,无不与其具有的理念和目标密切相关。新闻教育事业也不外此。合理而正确的理念与目标,不仅是新闻教育的指南,在根本的意义上,它还是发展新闻教育事业的保证。而理念的形成、目标的确定、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因素,诸如人文环境、社会需要、师资结构等要素的制约。武汉大学新闻实务教育的基本理念与目标,无论是就其形成的过程,还是对新闻教育事业的实际影响,可以说与海内外其它新闻院系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武汉大学新文学院新闻实务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这一理念在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前身武汉大学新闻系创立不久即已提出。其内涵的形成与武汉大学的人文环境、新闻事业的性质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宏观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加强基础”,即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拓展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一基本要求在武汉大学这所综合性的百年老校,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总体而言,武汉大学专业设置齐全,学科门类众多,在自然科学方面除了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诸学科外,还有新兴的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学等学科。在社会科学方面,不仅用的传统的文学、外语、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律学、政治学,而且还新办了图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这些不同性质的学科专业既相分别,又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新闻学正是这个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代科学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情势下,要想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每一个学生,尤其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多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构筑厚实的知识基础。

  “注重实践”强调新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系统地学习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打下坚实的基础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新闻学科本身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与传统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不同,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纵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做到知识与技能并重,提高新闻实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把实践意识贯穿于新闻教育的完整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在专业性的新闻学校也许并不难,在学术传统研究气氛浓郁的综合性大学却很不容易。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办学伊始,就把注意实践作为业务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安排相应的实务课程;就是假期,也充分加以利用,组织学生到报社、电台、电视台参观或短期实践。这一作法,在国内新闻教育界,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服务四华”,即强调新闻实务教育,必须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技术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在90年代前,是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闻传播。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闻教育应该通过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很少再提四个现代化,这一概念在习惯上已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代。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性内涵,无疑还是指工业、农业、国际和科技现代化。为了保证传统的一贯性,“服务四化”作为新闻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在表述上仍然保留下来。

  “面向未来”,强调的是新闻实务教育要有前瞻性或超前性。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一样,与时代的脉搏同时跳动。社会历史的每次进步,政治、经济的每次变动,经济、科学文化的每次进展,都会给传媒最终也会给新闻教育带来直接的影响。在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向新世纪时,有许多不确定的未来因素是新实务教育所必须注重的。诸如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外开放与西方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的涌入,对香港、澳门重新恢复行使主权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新的传播科技的开发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等,将会直接决定未来的社会面貌,从而给新闻传播事业以决定性的影响。新闻教育应该考虑以上各种因素。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诸方面求新求变,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于新闻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只有这样,新闻实务教育才会与时共进,而不会为历史所淘汰。

  总之,“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作为指导武汉大学新闻实务教育的基本理念,大体上体现了综合性大学新闻实务教育的基本特色、体现了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新闻实务教育的基本特色,根据这一理念,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确定了新闻实务教育的基本目标。那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国情、熟悉政策、热爱新闻事业,基础厚实,知识面宽,上手快、后劲足、适合于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等新闻媒介从事记者、编辑和经营管理,以及在其它机构从事宣传与公关的专门人才。

  从武汉大学十几年来新闻实务教育的历史来看,“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这一基本理念应该说是正确的,这可以从教育界同行的肯定性评价得到证明。至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对历届毕业学生就业情况(参见第五部分)、工作状态的分析和在校学生的综合表现,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

  三、课程体系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自开办新闻实务教育以来,一直把设计一个完备的课程体系(全程教学计划,下同)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在80年代至90年代的十余年间,根据“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未来”的基本理念,提出了设计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原则。首先,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满足正在发展的新闻事业的需要,新闻教育应按照这一要求来组织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在新旧世纪之交培养的新闻专业学生,既要为现实需要服务,更要使他们在新的世纪依然能跟上时代而发挥作用;再次,应该充分地发挥武汉大为综合性大学的基本优势。在这三大原则的指导下,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对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三次大的修订。目前正在使用的课程体系是1994年修订成形的。这一课题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为主干,以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课程和完善、扩充专业知识结构需要的多学科课程为两翼,把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贯穿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根据现行的课程体系,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修满总学分165份。这165分又分解为公共必修课、专业米修可,指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四个部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由学校统一为校内各文科专业,计38分,占总学分的23%;专业必修课,由本系为新闻专业学生开设,计68分(含毕业生论文),占总学分的41.2%;指定选修课,亦为本系为新闻专业学生开设,并建议指定学生选修,此类课程计24分,占总学分的14.5%。以上三类课程,虽然名分不同,但都具有强制性质、学生不修习并得到学分,就不能毕业毕业。任意选修课3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1.2%,由学生在学校各院系及其它学校的各类课程中自由选修。如按课程的内容性质划分,在新闻专业必修、指定选修的130个学分中,公共基础课有7门(含体育、军事理论、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建设、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38分,为总学分的23%;新闻专业课18门(含新闻学概论、新闻阅读与评析、马列新闻论选读、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传播学、新闻信息概论、新闻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与编辑制作、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舆论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计59学分,占总学分的35.8%;文学、基础课6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基础写作)计21学分,占总学分的12.7%;相关学科类课程5门(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社会学、美学、传统文化概论),计12学分,占总学分的7%。

  这一课程体系及各类课程的比例安排,体现了对于政治理论、新闻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得到大陆各新闻院系的好评。从这一体系的实施结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培养目标。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新闻专业的基本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以“党报”为标志的综合传媒主体格局已被打破,代之以综合性、知识性、专业或、消遣性并重的多元传媒并存局面。新闻专业的发展,迫切地需求那些概有广博的知识面又有专门学问的“专家型”记者,而现有的课程体系至少在两个方面与这种需求存在着差距。其一,学生依据自身的爱好、学趣、志向自由决定的任意选修课,只有35个学分,在为毕业所需的165个总学分中占21.2%,而必修课指定选修课在总学分中占有的比例高达78.8%,在较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其二,在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中,相关学科的课程太少,而且在今天看来至关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法学基础、伦理学等课程还没有列进去,还与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的宗旨相距相去甚远。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势必造成学生知识面遇窄,难以适应发展显著的社会需要。

  基于上述认识,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现在正考虑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新的调整修订。其思路有三:一是精简压缩基础类专业类课程,尤其是后者,通过精简压缩,克服目前存在的专业课程交叉重复现象,突出主干,裁减枝蔓;二是取消指定选修课,并将其原有学分转入任选课范畴,扩大选修课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鼓励学生自由选修;三是在必修课程中适当扩大相关学科课程的分量,扩大知识面,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使学生毕业所需的总学分降至16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0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5%,专业必修课50学分,占总学分的31.3%,任意选修课70分,占总学分的43.8%。此次修订实际是以往几次的继续。自1986年至1996年间所进行的四次调整修订,虽在总学分的要求上有些起伏,但是不同种类课程学分及其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是相当明显的。首先,专业必修课在总学分中占的份额逐年下降,由1986年的83分降至1996年的50分;如果把专业必修课与公共必修课加在一起都作为必修课计算,则必修课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在1986年为72.8%,1988年为65.2%,1994年为64.2%,1996年修订时再降为56.3%,其次定选修课在总学分中所占的份额由下降转趋消失,如果把指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合并作为选修课处理,则选修课学分及其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在1986年为43分,1988年为55分,1994年为59分,1996年为70分,其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亦由1986年的27.2%,1988年的34.8%升至1994年的35.8%和1996年的43.7%这种变动趋势,一方面表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对于选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和地位的高度重视,另方面,又基本上适应了目前事业发展,对于新闻人才新的需要。

  四、教学与实践

  课程体系是规范新闻该学的基本框架,是设计制定出完备的课程体系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由于新闻教育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征,而现行的课程体系又特别地突出了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所以教学与实践在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基本上是相辅相成,不可须臾分离。

  如前所述,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的课程内容大体上分为四类,即公共基础课程,新闻专业课程、文学基础课程、非新闻类的相关学科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由学校集中开设7门,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军训等内容,除军事、计算机课程外,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非新闻类的相关学科课程包括法律、经济、历史、公关、广告、文化诸学科,主要由其它院系开设,其教学形式与公共基础课大同小异。文学基础课由新闻学院自行开设,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内容。此类的讲授,与中文系颇不相同。根据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文学基础类课程必须面向新闻专业,向新闻专业靠拢,如在文学作品、语言的分析上、从新闻专业的角度着眼,同时在内容的取舍安排、讲授形式的选择上,力求符合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可以说是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实务教学的重要特征。

  新闻专业性课程,就其内容性质又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其中新闻史包括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方面。此类课程的教学在80年代,基本上沿用国内兄弟新闻院系惯用的模式,中国新闻史从古代邸报讲到1949年,使用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编著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外国新闻史,则讲授几个主要国家或主要地区新闻事业发展演变历史,中国一般被排斥在外国新闻史的体系之外,教材仍然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进入90年代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些教师力图克服新闻史教学存在的中外分离,古今脱节的弊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在中国新闻史方面,实现了古今贯通,从古代邸报一直讲到20世纪90年代;外国新闻史则被改造成世界新闻史,在讲述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新闻事业发展演变历史的同时,也确定了中国世界新闻通史体系中的位置。作为这场改革的成果,推出了两本新编教样,即刘加林副教授的《中国新闻通史》、张昆副教授的《简明世界新闻通史》。理论课程括新闻学概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传播学、舆论学、新闻信息论等五门,其中前面四门课程的教学在80年代,也使用中国人民大学或复旦大学编著的教材。90年代以来,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部分教师对这些课程进行了改革,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教材,如吴高福教授的《新文学原理》、李卓钧副教授的《新闻理论纲要》、秦志希副教授的《舆论学教程》时。新闻信息论是武汉大学新闻的,所用教样为李元授教授的专著《新闻信息概论》,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学术界赢得了较高的评价。

  在新闻专业类课程中,分量最大,门数最属的是新闻实务课。新闻实务课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作品评析与阅读、电视摄像编辑制作、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专业实习等内容。它们是实务课程的主干,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前面8门课程的教学由教师在校内进行,采取课堂讲授与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系统地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另方面则注重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采访课的教学,除老师讲授外,选举办模拟记者招待会,组织学生就当前的重大问题或新闻人物进行实习采访;新闻写作课非常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结合名家新闻作品的分析,总结经验得失,同时布置并批改大量作业、评点范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新闻编辑与评论的教学,则结合着读报评报、评析标题、版面、消息、言论、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去报社短期实习;至于广播和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课,则大部分课时是在实验室演播厅进行的,一面授课,一面演练。在系统讲授告一段落后,再组织学生自摄自导节目,其优秀者送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播放。此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还加深了他们对于实务课程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专业实习是所有专业课程中唯一在校外进行的必修课,有12个学分。在新闻专业本科学生四年8个学期教学计划中,一般安排在3年级的下学期。此时,学生已基本上学完了本专业主要的必修课程,为在新闻媒体进行较长时间的长业实习打下了基础。实习时间过去是3—4个月,现在准备安排整整一个学期。由实习单位指定资深子记者编辑以一带一的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完结后,学生就大体上具备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备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了。

  为了配合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武汉大学新闻学院还非常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所谓第二课堂,是指在学生的专业课、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时间之外,组织学生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各项活动。如新闻系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与长江日报社联系开展定期的评报活动,给报社提出合理建议,其大部分评报文章都在长江日报内部业务刊物上发表,受到了报社的好评;去年末,新闻系还组织部分学生与《新闻信息报》联合评选1995年度世界十大新闻、中国十大新闻和武汉十大新闻。此次评选采取问卷调查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其结果由《新闻信息报》用两个整版全部发表,在武汉新闻界引起了变动。通过第二课堂,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从而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另方面,它还能使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新闻院系与新闻媒体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第一课堂的教学难以做到的。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大学新闻专业教育的最后环节,也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及其基本素质的综合检验。按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计划、毕业文安排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用四个月的时间,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完成。其基本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系教学委员会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参见附录),学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各种性质不同的论文选题(如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传播学、舆论学、新闻理论、新闻评论、新闻写作等方面)中自由选择。学生选定题目后;再由系教学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指导老师名单。由此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规定老师必须指导写作的全过程,从资料的收集整理、论文提纲的拟定、初稿定稿的修改,应该全权负责。论文完成后,再由系教学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并由论文答辩小组老师共同评定论文成绩。由于要求严格、指导仔细,另方面学生本身对毕业论文的意义亦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作为成品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都还不错,其中有不少文章在毕业前后就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

  五、教学成果与就业途径

  在“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四化、面向疏来”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努力改进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注重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于未来新闻工作的适应能力。从在校学生综合表现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在新闻界的表现及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来看,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质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目前,中国新闻教育界衡量教学水平及在校学生质量的重大比赛有两项。一为可口可乐杯新闻实习奖大赛,二为稻奋新苗奖评选。在这两项比赛中,武汉大学新学院的学生均有不俗的表现。1993年秋,在首届可口可乐杯新闻实习大赛评比时,武汉大学新闻院获奖总数名列榜首。1995年春,第二届稻分新苗奖评选结果揭晓,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又获丰收。

  不难看出,此次评选不论是获奖级别,还是获奖总人数,都表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不弱于其它新闻院系。至于已经毕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学生也受到了所在单位的高度评价。在国内最高级别新闻奖评选中,他们也不断地捧回奖杯,如八八届毕业生陈勇庆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全国广播好新闻特等奖各一次,八八届毕业生刘海法获全国经济新闻大赛最佳新闻奖,八九届毕业生窦文涛获全国广播十佳主持人金话筒奖,九O届毕业生温闽获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大赛一等奖,九O届毕业生刘长松获全国体育新闻大赛一等奖,九二届硕士生意金生获94中华环保世纪行好新闻大赛一等奖,九三届硕士生杨与龙获全国法律征文大奖赛一等奖。此外,还有九一届毕业生游勇的电视新闻作品获了法国举办的国际科技电视片大奖赛金奖等等。这些评选的结果许有一定的偶然性,尚不足以证明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实际上,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并没有因上而满足,他们知道,从教学科研的总体情况而言,与人大新闻学院、负担新闻学院等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就业方面,由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上手快,后劲足,受到了新闻界的欢迎。1988年,武汉大学新闻系第一届毕业生共74人,在新闻单位就职的65人,占总人数的87.8%,去非新闻单位工作的仅9人,占总人数的12.2%。八九届毕业生72人,有55人在新闻单位就职,占总人数的76.4%,17人在非新闻单位就职,占总人数的23.6%。九O届毕业生84人,有53人在新闻单位就职,占总人数的63.1%;在非新闻单位就职的31人,占总人数的36.9%。九一届毕业生92人,在新闻单位就职的70人,占总人数的76.1%;在非新闻单位就职的22人,占总数的23.9%。九二届毕业生92人,在新闻单位就职的80人,占总数的87%;在非新闻单位就职的12人,占总数的13%。九五届毕业生50人(不含插班生)在新闻单位就职的47人,占总数的94%,在非新闻单位工作的3人,占总数的6%。综合分析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历届毕业生的走向,在地域上,基本上是北京、武汉、广东三分天下,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在工作性质上,去新闻单位工作的占毕业生总数的78%以上;在非新闻单位就职的仅为22%;在单位级别上,就新闻职业而言,去中央级(全国性)新闻单位工作的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在省级新闻单位(含省会大城市)工作的70%,在地市级新闻单位工作的约占10%。比重就业情势,与武汉大学传统学科及其它一般学校新闻系相比,要轻松一些。正是因为如此,每年级引了大量学生报考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生、插班生、第二学位生。其中硕士生的报考录取比例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5:1左右,是国内几所竞争最激烈的院系之一。

  然而,从1996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度,计划分配被取消,大学毕业生全被推向人才市场;另方面,由于新闻单位企业化经营趋势的强化、对效益和合理化的强调,其对于人的需求远不如过去旺盛,但是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却更高。从而造成了新闻人才之间尖锐矛盾,给教育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对于不同新闻院系的意义颇不相同,但是它才告诉新闻教育界,必须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闻实务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

  六、师资与研究

  教师是新闻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因素,是专业新闻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只有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要办好新闻教育,必须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始。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和新闻实务教育的历史不长,而且基本上是白手起家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经历了一个从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自开始办学到80年代中后期。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师大体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来自新闻媒介或曾经从事过新闻工作而有志于新闻教育者,这些人曾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介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担任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二是新闻院系的研究生、本科生,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员。这些人受过系统的新闻专业教育,年纪较青,主要承担新闻史论课程和实务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三是来自相关学科的非新闻专业包括中文、历史、经济、哲学等学科的教师,它们承担了新闻系新闻专业课程之外主要课程,是文学基础课和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的主干力量。

  80年代末期以来,武汉大学新闻学的师资队伍几经调整,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也发生了部分改变,主要表现是非新闻专业教师在承担文学基础课及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的同时,向新闻专业方向的靠拢,另方面,教师的年龄职称结构也渐趋合理。

  由此不难看出,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而在35岁以上,36—45岁、46—50岁、51—55岁、56岁以上的各个年龄段里,品有一定的比例的教师,如以50岁为界,则50岁以下者占教师总数的64%以上,而50岁以上者不足教师总数的35%。这表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讲,层次比较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不存在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

  在大学新闻实务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教书育人,而且还应该结合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革新教学内容。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对于新闻传播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持续、不间断的研究。具体而言,这些研究集中于如下六个方面:一为新闻史,含中国新闻史与世界新闻史两大领域;二为新闻理论,含舆论、新闻信息论、宣传学等领域;三为新闻实务,含新闻写作、评论、编辑、采访、摄影、经营、发行等领域,四为大众传播学;五为台港澳新闻传播研究,六为广告与广播电视文化。研究课题的设置申请及经费渠道,主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国际和作项目、省社会科学基金、学校社会科学基金及某些横向联系合作单位。目前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18个,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国际和作项目1个,省级项目4个,学校级项目4个、横向联系项目4个。就其内容性质而言,既有理论研究、综合研究、应用研究,又有实证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普遍采用理论分析与抽样调查,定型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至于研究成果的出版,在武汉大学新闻系成立不久就提出了一个重要方针,即为了推行规范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用十年左右时间致力于该才建设;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现有的研究课题推出系列的研究专著。为了解决目前学术著作的出版困难,武汉大学新闻学院自筹20万元人民币作为出基金、自主本院新闻学术著作的出版。至1995年底,已出版各类著作教材达70种(册)中属于新闻类、且由本院教师独著或主编的有20种。其代表性著作有吴高福教授著的《新闻学原理》,罗以澄教授著的《新闻采访学教程》,李元授教授著的《新闻信息概论》,樊凡教授主编的《中外新闻比较论》,它们或者是获得了全国性或省级的奖励,或者是得到了学术界、新闻界的高度评价。还有一本《新闻学探索录》,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学生研究论文的结集,由吴高福教授主编,不定期出便,现已出版两本,第三本将于年内付样。1996年,将是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学术著作出版的高峰年。据已经通过的出版计划,在年底之前将有《现代新闻编辑学》(胡武著)、《新闻舆论学》(秦志希著)、《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张昆著)、《中国传播史稿》(李敬一著)、《评论学原理》(周永固著)、《电视文化导论》(冉华著)、《视听媒介批评》(王瀚东著)等13种新闻著作问世。这些著作的出版,表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已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准。当然些著作并非完美无缺,它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即便如此,它对于发展新教育、繁荣新闻学术,毕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新闻实务该与的再调整

  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里,中国的新闻事业与新闻教育将会迎来重大的机遇,同时也会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持续的经济发展将会给新闻事业的扩张注入更大的推动力。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国民生产总值就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这种高速增长会持续到2010年左右。到那时,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将会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虽然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仍将远低于美国,但是比起二十世纪的今天无疑要富裕得多。而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国民的信息需求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另方面,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为其需求的满足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在21世纪初期,中国将会出现比目前规模大得多的新闻市场。

  其次,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政治的民主化金城江会给新闻事业提供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新闻媒介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的明确化,无疑会导致新闻从业人员主体意识的强化,其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相互平衡的观念亦会随之确立。这些变化,不仅会给未来的新闻媒介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媒体及记者本身的个性也会随着报道范围的扩张而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新闻产业界将会建立起专业意义上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经营秩序。这些竞争将会涉及到传播内容、服务质量、价格各个领域,其结果,一方面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它还会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再次,新的传播科技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会给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80年代之前,传播科技的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报纸制作领域、技术了“火与船”的历史,进入了计算机激光照排时代。90年代以来,传播科技的革新开始向更广的领域进军。多媒体技术的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席卷世界的大潮。这些新技术一旦进入传播过程,则不仅可以改进新闻传播的质量,提高报道时效、节省人力、促进新闻经营的合理化;而且还会加强受众对传播活动的参与、改变现有的工作原则和程序,从而直接影响未来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这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又是一场挑战。因为以目前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是无法适应高科技条件下的新闻工作的。他们必须更新观念,吸收新的科技知识、掌握新的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不会为进步的社会所淘汰。

  复次,在1997年和1999年,中国将相继恢复行使对香港、澳门的主权,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将变成现实。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必然会出现新闻传播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几种性质不同的新闻事业同时并存于一个主权国家范围之内,既合作又竞争,这无疑是中国现代新闻史的最大变化。

  面对上述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诸多变化及由此逮逮的机遇与挑战,新闻教育界必须因应时势,在教学与研究的各个环节,进行重大的调整,以跟上时代的进步,寓意以为新闻实务教育的调整,主要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其一,增加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跨世纪的新闻人才,新闻教育必须具备起码的物质条件。而国内各新闻院系由于资金匮乏,一方面,实验设备比较落后,大多停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与目前的先进设备有着较大的差距;另方面,各种教学研究资料也很缺乏,尤其是关于台湾、香港、澳门及外国的资料、残缺不全。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加大投入,购进一批比较先进的试验设备,如电脑、激光照排系统、摄像机、编辑机等,同时广泛地收集国内外各种资料,特别是与台湾、香港、澳门新闻传播有关的资料,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其二,进一步改革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根据新闻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增设一些重要课程,减去一些部太重要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其基本思路面,浓缩基础课,突出专业课;减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在基础课中,以哲学、政治学、外语、计算机和知识为主体;必修课以实务课程为主,增加台港澳新闻的研究课程及其它相关学科课程;选修课方面,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素质对学生加以引导。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基础厚实,上手快,后劲足,不仅能跟上现实,而且能适应未来。

  其三,结合新闻专业教育,调整学术研究的重点。在未来一二十年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开设的深入、政治民主化的进展、新的传播科技的进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无疑会给新闻学术研究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适时地结合专业特点,调整研究布局,集中力量研究一国两制条件下的新闻政策及新闻传播模式,探讨两岸交流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探索信息高速公路对未来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介的运行机制等问题,不断地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现有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