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研究

 

模式化是创新之大敌——试论新闻报道的模式化及其危害

作者: 张烁  发布时间:2010-09-12 14:29:00 来源:紫金网
  创新新闻报道方式,虽然喊了多年,但不见根本性进展。新闻报道模式化这一媒体的痼疾,人人知其危害,但不见有谁迈出革命性的一步。虽然有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这把“尚方宝剑”,但媒体运用有限。只要中央开会或领导人活动,打开一些报纸头版,所见几乎如同台机器印出。笔者试以1998-2007年10年间的某大报国庆报道为例,谈谈对新闻报道模式化问题的认识。

  多年来,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倍受海内外读者、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它权威、庄严、准确、及时的新闻风格,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荣誉和多年形成的报道习惯,也会成为一种“枷锁”,即模式化。翻看该报近10年国庆报道,虽然在内容上与时俱进,与中国同行,与世界同步,给读者大量新鲜有用的信息,但在形式上、选材上、采编思路上却少见根本性的变化。

  一、编排形式惊人相似

  如果把1998-2007年10年来10月1日的头版摆在一起,会发现编排形式惊人相似:头版头条无一例外都是国庆招待会内容,除了1998年的题目是《朱鎔基总理举行盛大招待会》外,其它年份均为《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一字不差,配发照片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围桌而坐。然后是总理国庆讲话、社论等,间或配发领导会见或反映祖国新貌的照片。十年间的国庆报道,不管是排版、选题、内容,甚至字号、字色都有极大的相似性。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0月2日头版和2007年10月1日4版,还发表了一幅构图和内容一模一样的照片,拍摄的都是西藏布达拉宫广场前“祖国万岁”的巨型花坛。作者均为新华社某记者。只不过去年“祖国万岁”四个字由黄花组成,今年的由红花组成。如果不细加分辨,几乎会误认为是同一张照片。

  二、报道题材雷同

  10年间,国庆报道除了报道国庆重要活动和国家领导人活动外,必报的还有我国驻外使领馆、华人华侨团体、友好机构举行国庆活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行国庆招待会,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举行国庆活动等。

  社论年年必发,多以回顾成就、展望未来为主。题目大同小异,比如1999年为《祖国万岁》,2002年为《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美好》,2004年为《祝福你,伟大的祖国》,2006年为《书写伟大祖国更加壮丽的篇章》。

  另外,国庆报道还编发综合消息,反映各地、各族人民欢度国庆盛况,题目也大同小异。如:

  2000年:《各族人民喜气洋洋庆国庆》

  2001年:《全国人民喜气洋洋庆佳节》

  2002年:《各地欢欢喜喜迎国庆》

  2003年:《各地群众喜迎国庆》

  2004年:《各地群众欢度国庆五十五周年》

  2006年:《欢度国庆中秋,喜看和谐神州》

  2007年:《欢乐和谐度“十一”》

  三、记者表述如出一辙

  以《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稿件为例,10年间的报道惊人雷同。比如,2001、2004、2007年的稿件分别由3个记者所写,但几乎如出一人,我们不妨对这三名记者所写的《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三篇稿件做个简单比较:

  第一段:导语部分,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单(略)

  第二段:内容相同,表述略有区别。

  2001年:今晚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灯火辉煌。主席台帷幕中央国徽高悬,两旁是10面鲜艳的红旗和“1949—2001”大字年号。大厅内鲜花簇拥,喜气洋洋。

  2004年: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张灯结彩,洋溢着庄重、热烈的节日气氛。主席台帷幕上悬挂着巨型国徽,下面是“1949—2004”的金色年号,10面鲜艳的红旗分立两侧。

  2007年:今晚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主席台帷幕中央悬挂着巨型国徽,“1949—2007”的大字年号熠熠生辉,10面鲜艳的红旗分立两侧。

  第三段:时间表述和标点略有区别,其它几乎完全相同。

  2001年:18时,伴随着欢快的《迎宾曲》,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宴会大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2004年:晚上6时,在欢快的《迎宾曲》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宴会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2007年:晚上6时许,伴随着欢快的《迎宾曲》,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宴会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第四段:表述几乎一字不差。

  2001年:招待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2004年:招待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2007年:招待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其后均为总理讲话和招待会出席名单。

  这10年的国庆招待会报道大多如此雷同。由此不难看出,新闻报道的模式化问题已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其实,新闻报道的模式化并非只体现在国庆报道中,其它报道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批判过“空话连篇、装腔作势、无的放矢、语言无味”的“党八股”,他指出:“我们远不是随时都善于简单地、具体地、用群众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来讲话。我们还没有能够抛弃背得烂熟的抽象的公式。”①新闻报道的模式化,也或多或少有着“党八股”的影子,这必然会削弱报道的传播效果。一条信息要到达受众的认知领域,首先要设法引起受众的兴趣,“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然而在严格编排规格下“一个都不能少”的图片和八股新闻、几乎雷同的文字叙述,即便放在头条的显著位置,又能产生多大效果呢?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张允若曾这样质疑媒体:“我们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地塞给受众的是受众真正渴求的新闻信息呢,还是一些虚有新闻之表、毫无新闻信息之实的空话、套话、废话、应景话、奉承话、遵命而说的话、得了好处不得不说的话呢?”②

  新闻宣传的模式化问题绝非小事,已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2003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认为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对于促进和带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特别强调:“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意见》出台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但新闻报道的模式化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媒体被观念上的作茧自缚捆绑了手脚。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媒体的责任,这一点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因此,对时政报道特别是重大会议和重要领导人活动报道的严格管理是必须的,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安全、政府形象、社会稳定等。但是,作为新闻媒体,如果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求稳怕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异于作茧自缚。鲁迅曾说过:“现在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自然更不必硬造一个突变式的革命英雄,自称‘革命文学’;但也不可苟安于这一点,没有改革,以致沉没了自己——也就是消灭了对于时代的助力和贡献。”③鲁迅虽然说的是文学,但对新闻也不无借鉴意义。

  目前,我们的宣传环境相对宽松,特别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更为媒体按照新闻规律搞好报道创造了条件。作为媒体,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放宽过于僵化的规格限定,还原新闻本质,尊重新闻价值,会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以国庆招待会的报道为例,10年间,刊发的都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围坐的合影,如果发一组照片,表现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亲切交流,效果是不是更好?

  其次,编辑记者缺乏创新思维。

  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时刻都掌握在媒体的手中,即便有严格的审稿制度,媒体仍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媒体送审的稿子是那种四平八稳的“八股”文章,受众得到的必然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反之,如果送审的稿子内容新鲜,形式活泼,未必不能通过审稿,受众将得到不同一般的“美餐”。

  造成这种现象,有的记者也难辞其咎。

  比如,每年国庆都要报道升旗仪式,以天安门升国旗侧记的形式为主,2004年以来4年间,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开头的文章,就有三篇,均出自同一名记者之手(同时署名的另一名合作记者不同)。

  2004年,《升起共和国的辉煌与希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共和国55周岁生日的清晨,天安门广场上空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伫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万余名青少年和周围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和着雄壮的乐曲同声高唱。

  2006年,《“祝福祖国更美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共和国57周岁生日的清晨,天安门广场上空奏响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伫立在国旗周围20余万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注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朝阳中冉冉升起。

  2007年,《祝愿祖国更美好》: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0月1日,共和国迎来58周岁生日。清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回荡在天安门广场,在10多万双眼睛的注视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同一记者就同一内容写的几乎完全相同的稿子连续发表在同一张报纸上,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据了解,时政记者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参加国庆招待会或党代会、人代会等重大活动报道,先要翻出上一年或前几年的同类报道,然后改改时间、地点、人物,“照葫芦画瓢”,便成了今年的新闻。这些记者一般提前拿到领导人讲话和出席者名单,在活动开始前就已经成稿,甚至把送审的稿签都填好了。活动开始后,只要核对人名无误即可送审,领导签字,万事大吉,打道回府,发稿!很多鲜活的内容根本无心理睬,这样,就难免出现“十年不变”的报道。其实,只要记者稍加用心,便有所获。以国庆招待会为例,招待会上名流云集,彼此相会,会产生诸多新闻,可否通过特写、侧记的方式加以报道?一些重要的新闻人物会出现在招待会上,这些人可能是平常很难约见的人物,可否借机采访,搞点“副产品”,日后再发?

  记者的失误也在于多年形成的心理定势,“人们在理解活动开始以前,都带有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都已不知不觉地预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这种预先设定事物格局的心理定势非常顽强,它常常把理解的车轮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由于心理预设因素的干扰,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常常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再说简单点,人们看到的东西往往都是他们想看到的东西。”④

  以“各地群众喜迎国庆”的报道为例,难道“喜迎”二字,只能体现在“节目大戏、游园盛会、立体花坛、华灯霓虹、花团锦簇”这些词上面吗?显然不是。但在我们的报纸上,不管哪一年、哪一地、哪一民族人民庆国庆,似乎都跑不出以上“圈子”,仿佛除此之外其他的都算不得“喜迎”。导致这个局面的原因在于,在记者开始报道之前,先形成了一种心理期待,预设群众的“喜迎”只能表现于斯,然后根据这个预设去寻找题材。这样,报道体现出来的,往往是思维形成定势的记者所期待看到的,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

  第三,“三贴近”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传播学上认为,在传播效果上,受众自己得出的结论要比传者给出的结论更易接受、记得也更牢。“三贴近”工作的目的也在于此。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受众自己得出热爱祖国、赞美生活等传者想要表达的结论,岂不更好?

  “三贴近”也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要求,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

  产品。”

  平心而论,多年来,围绕“三贴近”要求,许多媒体做了大量工作,某大报国庆报道中就不乏“贴近”之作,比如2001年10月1日5版的图片报道《农民排练节目庆佳节》,2002年10月1日2版的《海内外同胞盛赞首都巨变》,2004年10月1日4版的图片报道《56个民族的代表绣红旗》,2006年10月1日8版的《全国首次网络升国旗》等,都让人耳目一新。但总的来看,贴近得还不够。以今年的国庆报道为例,10月1日的报纸1到4版没有一篇记者沉到基层采写的反映普通百姓的报道,可读性不强。反观一些地方报纸,倒不乏“贴近”之作。比如,某都市报10月1日头版头条的题目是《和谐手拉手,让我们文明出行》,倡议市民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文明出行。该报还有一篇报道,《济南2109人名叫“国庆”》,记者从公安局户政处了解到,济南有2109人名叫“国庆”,4600多人名叫“建国”,充满情趣,寓教于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新闻报道而言,模式化是创新之大敌,新闻报道特别是时政报道的模式化已影响到了媒体的实效性、公信力,甚至影响到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三贴近”的要求,必须高举创新的利剑,勇于刺破新闻报道模式化的坚冰!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原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横排版。

  ②张允若《要以优质的硬新闻取胜——从奥克斯办<纽约时报>说起》,原载《新闻传播》1995年第6期。

  ③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原载《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2月第一版。

  ④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第135页,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